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三年百场青春版 赏心乐事《牡丹亭》

(2007-04-12 21:07:33)
标签:

昆曲

牡丹亭

青春剧

永东博客

分类: 新媒体与创意经济
三年百场青春版 赏心乐事《牡丹亭》
来源:北大文化产业研究院

    从2004年开始,享誉全球的华人小说家白先勇将昆曲不朽名作《牡丹亭》重新包装打造,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青春之旅”。三年以来,百场巡演,在两岸三地以及大洋彼岸的美国均好评如潮,至今“青春版”的观众突破了10万,青春靓丽的昆曲形象深入人心,特别是培养了一大群新观众,形成了昆曲粉丝的年轻化的可喜局面。为了纪念百场演出,5月11日到13日,“青春版”《牡丹亭》将再次登上首都舞台,在北展剧场演出上中下三本,白先勇先生携青春版全部阵容答谢观众厚爱。

http://www.esunc.com/Files/xzpw/zyzc/mudanting100/%C2%BE%C3%A7%C3%95%C3%951-small.jpg赏心乐事《牡丹亭》" />

    昆曲被称为是我国戏曲艺术的百花园中的兰花。她行腔优美,以缠绵婉转、曼妙悠远见长;她表演丰富,以无歌不舞——歌唱与舞蹈谐和动人;她剧本华丽,以文辞优美,口角噙香赏心,她曾经在明清两代风靡全国,她也曾经以一出《十五贯》登上了新社会的舞台。然而,现代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快捷化都影响了这门古典艺术的传承。自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评为“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以来,昆曲的发展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白先勇先生以他高度的责任感走在了推广昆曲的前沿。
   牡丹亭上三生路,一往情深逾死生,幸有才人椽作笔,死生挚爱遂鸳盟。”,曾永义这首绝句应该说代表了大多数观看过《牡丹亭》故事的观众心声。《牡丹亭》是一个经典的爱情故事,汤显祖以他的生花妙笔展现了这一段上天入地追寻真爱的绮梦。杜丽娘和柳梦梅的坚贞之爱百年来打动了无数心灵,从台下唏嘘叹息的观众到台上泪眼婆娑的伶人,戏班的老先生们说“一部《牡丹亭》,一唱一辈子”。

http://www.esunc.com/Files/xzpw/zyzc/mudanting100/%C2%BE%C3%A7%C3%95%C3%952.jpg赏心乐事《牡丹亭》" />

    而青春是牡丹亭的灵魂,白先勇先生把这种青春的悠扬和婉转发挥到了无可复加。目光流转,身段曼妙,青春的演员用古典的戏剧形式演绎意蕴丰富的青春故事。场场爆满,一票难求的局面正是说明了昆曲精神不灭,青春不菲。白先生用他的魅力把观众引向了剧场,昆曲用它的魔力造就了一批新的观众。“青春版”《牡丹亭》已经演出了百场,当初还是青涩的两位主演现在已经俨然名伶风度,青春版在舞台上和舞台下的传承意义也凸现出来,古典审美和艺术精神再次进入时代的视野,影响到整个社会文化生态。
    这三年来,他们走进大学校园,让多少大学生游走于古典艺术氛围之内,成为昆曲的忠实观众和传播者。在苏州大学的首演出现了昆曲票千金难求的局面,此后在北大、北师大、南开、南大、同济、上交、东南等等,他们将昆曲送进高校,开启了大学生亲近和反思古典艺术的思索之路。他们也把“青春版”带到国际音乐节,带到港澳台,甚至带到大洋彼岸,鼓板声声入耳、笛声摇曳生姿,一曲《牡丹亭》带着她的千古青春梦行了万里路,感染了十万人。
    又是一年春风,又见姹紫嫣红,“青春版”《牡丹亭》又来到了北京,爱情依然丰盈饱满,青春依然美丽风流。二零零七年,期待再见《牡丹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