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的澳门开始下雨,潮湿闷热,一路打听步行至大三巴牌坊,热气腾腾.清早的澳门还算规矩,和夜晚那个声色犬马的澳门完全两样.在夜晚的澳门只想堕落一把,在清早的澳门开始打算痛改前非做个好人.
大三巴实在乏善可陈,无非是天主教的天堂景观,这种纯粹的西方心灵图腾,不知道为什么居然会成为澳门的象征??相比之下,我更喜欢香港的芜杂和坦城,在香港艺术馆大厅,巨大的LOGO写着"不中不西"__这,方是香港的真面目.
而澳门呢?不如香港瞩目,葡萄牙的痕迹也寥寥可数,身份其实很可疑.
一路从大三巴转, 无意中转到左边,在偏僻的角落,发现还供奉着一座哪咤庙.庙门的楹联象一只箭,"唰",打动了我:
上联:何者是前身漫向太虚寻故我
下联:吾神原直道敢生多事惑斯民
横批:保民是赖
看题款,是民国21年的墨宝.我尤其喜欢上联,回来后立马改成了MSN的签名.
细细品读,澳门的命运和哪吒的命运何其相似!
哪吒是神话中有轼父情结的神仙.在父亲托塔天王李靖面前自刎身亡,后来被师傅用荷花和藕拼凑还魂,和父亲势不两立,重生后从此孤苦伶仃游走在三界.无亲无故.前身往事,何去何来?是一个类似"生,还是死,这是个问题"的终极追问.
澳门亦如此,一个一天就可以转遍的小岛,却被割给了殖民者,从此梦里不知身是客?百年不知前身何者,何去何从?是中还是西?身份的不确定和探寻,始终贯穿了澳门人的心路历程.具有隐忍的悲剧意味.一如哪吒的轮回.
这副对联暗藏玄机,借助对一个孤儿神灵的供奉,实际折射了自身身世的苍凉.这种感觉是痛彻心扉的.我不信鬼神,但是对这座哪吒庙也是肃然起敬!
相比之下,闻一多著名的七子之歌,显然感情更直白更炽烈,,而独独缺少了这副上联中隐含的矛盾和失落.
七子之歌(澳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