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LP孤星,当我们旅行

(2006-11-12 23:14:13)
买了一本孤星公司的创始人托尼惠勒夫妇的自传,《当我们旅行:Lonely Planet的故事》,书写得很精彩,在火车上一路看完。
第一次知道了Lonely Planet这个名字的来历:马修摩尔的歌曲“太空船长”中有一句歌词“曾经我旅行,穿越天空,这颗可爱的行星,紧紧抓住了我的眼光。”
一次托尼惠勒哼唱这首歌的时候,把“可爱(LOVELY)”错唱为“孤独(LONELY)”,莫琳觉得这词很深沉,于是,鼓动托尼把即将出版的旅行手册定名为“孤星(Lonely Planet)”系列。
LP孤星,当我们旅行托尼和莫琳
这本书写得很过瘾,不仅仅有异域的冒险,还有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积极生命态度,让我很感动。
“孤星”,也可以理解成“孤行”。托尼夫妇从20多岁起,怀抱一腔旅行的热情,孤独地一直走了30年,如今,LP图书系列已经成为全球自助旅行者的圣经,他们的旅行经验和世界各地的背包族分享。
迄今,LP已经出版了上千种旅行丛书,关于欧洲的接近六百种,关于亚洲的超过两百种,有关中国的分册书籍年内将接近20种。
今天在很多地方,仍旧见到那些风尘仆仆的旅行者,手里拿着一本红宝书般的“LP”在不同的风景穿梭.
而且我很喜欢这本书的叙述风格。比如在〈香港〉指南中对于重庆大厦(很多香港电影“重庆森林”“香港制造”中都出现过这座建筑)做了如下描述:
“要想看看地狱的现实生活版,请俯视一下重庆大厦D座的天井,这里黑暗,肮脏,点缀的管道和电线被覆盖在那看起来象半个世纪以前的残骸里。把垃圾直接扔出窗外是多么容易,为什么还要费劲把它放到垃圾桶里?被丢弃的塑料袋会飞落在架子或者排水管上,而在这些袋子还在半空中的时候,又会有很多旧报纸,用过的厕纸,内衣,吃了一半的食物和一只停止了呼吸的老鼠加入到一起坠落的队伍中之中。”
——简直象一本小说.去过的人对这个场景再熟悉不过。LP的旅游指南绝不只是枯燥的线路,他们的作者都是很有趣的人。观察细致入微。
据说,涉及中国的指南,细节非常到位。1999年的版本里在介绍广州时,当时最新的酒吧和餐厅资讯很有代表性,而且在注意事项里还特意提醒:少在广州火车站和天河区某些区域流连...
LP孤星,当我们旅行LP柬埔寨指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