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欧足联财政公平政策的一些普及和勘误

(2017-07-29 11:29:19)
标签:

杂谈

​#财政公平# 过去的两个多赛季,我曾经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谈到过很多次关于财政公平政策的内容。但是凑热闹的人多,看进去的人少。所以到了今天,还有很多人,不甚了了。

这几天牵扯到了一些新闻,导致很多球迷,为了一点点听风就是雨的消息,而漫天紧张或是激动。到头来,理性能判断真伪的人没有几个,跟着各种言论摇旗呐喊的感性派倒是不少。

在这里,再次普及一点微不足道的常识,别在被那些舆论导向利用,被刻意包装的新闻欺骗。

1、财政公平政策,是考察“过去”3个连续赛季的俱乐部“累积”亏损,亏损额不得超过3000万欧元。

而由于欧足联各国的俱乐部在财务审查和报告的清算时间上,有些是以赛季年度为准,有的是以自然年度为准(比如意大利的球队),从当年的10月到来年的3月具有很大的差异。所以欧足联审查和处罚的参考年度,要比所处的年度延迟一年。

简单说,已经执行过的审查年度为:

14-15赛季欧战审查:11-12和12-13赛季财政状况(因为2009年9月宣布,2011年开始执行,2010年属于预备期,及和之前的财政不包含在内,所以14-15赛季,只审核前两个赛季)。

15-16赛季欧战审查:11-12、12-13和13-14赛季财政状况,3个赛季累积亏损不得超过4500万欧元。

16-17赛季欧战审查:12-13、13-14和14-15赛季财政状况,3个赛季累积亏损不得超过3000万欧元。

那么,到了今年夏天,为了参加17-18赛季的欧战,将要审核的财物年度为:

17-18赛季欧战审查:13-14、14-15和15-16赛季财政状况,3个赛季累积亏损不得超过3000万欧元。

看清楚了,在今年夏天,将要被欧足联审核的,是14、15、16这三年的财政亏损!

敲黑板,注意了:2017年夏季转会窗,你的所有花销,是不计算在17-18赛季,也就是新赛季你参加欧战的财政审查之内的!

还听不明白的话,就说的再浅薄一些:你今年夏天花多少钱,跟你马上要参加欧战的财务审查,没有一毛钱关系!!!

2、17年夏天所花销的消费,对球队的财政公平有没有影响?当然有!什么时候?未来!

按照上边提到过的审查年限来重新划分一下,未来5个赛季,每年将要审查的过往具体年份:

18-19赛季欧战审查:14-15赛季、15-16赛季、16-17赛季

19-20赛季欧战审查:15-16赛季、16-17赛季、17-18赛季

20-21赛季欧战审查:16-17赛季、17-18赛季、18-19赛季

21-22赛季欧战审查:17-18赛季、18-19赛季、19-20赛季

22-23赛季欧战审查:18-19赛季、19-20赛季、20-21赛季

如果按照17年夏季转会窗的开销,计入17-18赛季的财政报告为时间点计算,可知:

今年夏窗的开销,受到审查的日期,将在19年夏天、20年夏天和21年夏天。这个日子有点不准确,准确的说,应该是每个年度的上半年。这里按照“财务政策”这个新闻话题会对球迷产生吸引力的大概时间,为了方便理解,写成了近似于现在的夏天。

也就是说,17年夏窗的投资,对财政公平的影响,将是会从2019年夏天开始持续到2021年夏天结束。

敲黑板,注意了:从现在起,2017年的夏天,到2021年的夏天,有几年时间?4年!所以,欧足联财政公平法案的负责人才会说,米兰有4年时间去平衡账面,而不是3年!这个4年怎么来的,知道了吗?

所以,即使米兰这个夏天确实违反财政公平,也没办法以这个夏天的开支来处罚米兰。因为,时间没到!处罚人也要讲基本规则!

3、既然财政公平,对于这个夏天花的钱,反正也要到2年后才开始,4年后才截止,才会具体体现作用。那么,欧足联到2019年之前,就拿米兰没有办法了?

欧足联当然也不是傻子,他们对应的措施,这就是最近经常听到的一个词:财政公平自愿协议申请书!

要说这个问题,首先得回顾财政公平政策曾经发生过的一个变化:

欧足联在2015年6月,通过了一个新的决议。在财政公平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后,欧足联也意识到了一种情况,一些弱小的球队本身不具备强大的市场经营能力,那么当新的老板收购他们,并想将他们推向更高的层面,投资就会受制于现有的局面。

为了保护投资人的积极性和可操作性,同时也是为了继续保护这些小俱乐部不会被投资人的短期行为伤害。欧足联推出了一个申请方式,如果新的投资人愿意遵守一定的财务规则,并提供相应的商业开发计划,保证球队在一个固定时期内的盈亏平衡。就可以在时间限制上,给予一定的放宽。

具体来说,就是对于3年4500万的亏损(当时),不必在新球队接手的每一年都进行核算(每年1500万)。各家俱乐部可以根据自己的未来发展前景和注资力度,在一定的范围内自行控制俱乐部财务收支情况,给了俱乐部弹性的空间。根据新规则,俱乐部必须在上一年的12月31日前向欧足联提交下一年的财政预算,并保证做到按预算执行,欧足联允许俱乐部在一段时间内负债经营,不过三年内必须达到收支平衡。

如果一家俱乐部对未来三年的发展有信心,他们就可以向欧足联提出申请在暂时负债的情况下,花费更多的资金引进球员,取得好成绩并获得更多的商业收入,迅速达到强队的成绩和影响力,随后只需要在三年后保证达到收支平衡即可。

这个申请,就是自愿协议

自愿协议,就是一份保证和计划书。保证,并且提供一个合理的,可以实现的计划,在未来3-5年内,让俱乐部的收支达到欧足联财政公平政策的要求。也就是3年累计不超过3000万欧元的亏损。

如果米兰不能拿出一个确实可行的计划和保证,欧足联就可以怀疑米兰能否在未来达到财政公平要求,从而对米兰进行限制和处罚。如果有切实的计划和保障,那么米兰未来几年都可以继续这样的开支,只要你能通过每年对“过去”3个连续赛季的财政审查。

比如说,你说我在中国有数量巨大的球迷群体,每年可以卖1000万件球衣,赚3.5亿欧元的球衣钱。欧足联说,你赶快回家玩去吧,商业销售全球最好,球衣赞助合同全球最大的曼联,每年才卖300万件,从中赚取的提成只有300万磅,你拿那数字忽悠谁呢?驳回!

比如说,你说我在中国可以拉来数额巨大的顶级赞助合同,每年1个亿冠名米兰主场。欧足联说,你赶快回家玩去吧,拜仁早年签的安联合同,15年才9000万。阿森纳早年签的酋长合同,15年才1个亿。这俩就算太早,还不值钱。尤文新签的安联合同,6年才7000来万。你凭啥1年就1个亿。驳回!

比如说,一份赞助金额太高不科学?那我少钱多份赞助合同,这总可以了吧?我在中国可以一年签下200家赞助合同,总价值多少多少。欧足联说,就算你在中国确实有远超其他豪门球队商业运作的东道主优势,我们承认你的假设,那现在也最少1/4年度过去了,你先给我看看你至少得签了5、60家的赞助合同吧。没有?光靠画大饼,忽悠人,你以前是做创业公司的吧?驳回!

……

玩笑到此为止,所以在前期,双方就是这样:一个提出自己在未来3-5年商业计划和保证,另一个根据你计划的合理性及可实施性,最重要的是风险及实现程度,进行着你来我往的对话和提交反复更改的自愿协议过程。

据之前的报道,米兰向欧足联所提交的自愿协议,是一份这样的收入计划:2018年收入目标为2.73亿,2019年达到4.26亿,2020年达到4.47亿,2021年达到4.86亿,2022年达到5.24亿。而这其中有接近一半比例,是来自于中国市场。人员成本也将从1.4亿提升到2.5亿以上。

现在米兰距离这些数据,还差距多远,我在下一个部分会提到。

而根据过去3年(13-14、14-15、15-16赛季),德勤所发布的欧洲豪门收入排行可以得知,每年最高的俱乐部收入分别为

13-14赛季:皇马-5.49亿欧元

14-15赛季:皇马-5.77亿欧元

15-16赛季:曼联-6.89亿欧元

也就是说,米兰所提交的商业计划,在球队收入上,5年后,不说皇马、曼联、巴萨这样的超一流水准。至少也要达到目前拜仁、巴黎、曼城这样欧洲前10中游的水平。

这个目标以米兰光辉的历史,在欧洲足坛的地位,还有未来中国金主的注资,如果能够取得配套的成绩和商业开发效果,可以说是有希望实现的。这也是欧足联之所以愿意,一而再,再而三的给予新米兰管理层来调整和修改自愿协议的机会,最最根本的原因。同样,欧足联希望看到的是,更加确实可行,以及实实在在的内容。

到了9月份,你要是能直接甩10张签字盖章的,来自中国的巨额赞助合同,在欧足联老头们的办公桌上。哪怕自愿协议写的再保守和言辞无聊,他们也会心甘情愿的给你发张PASS卡。毕竟欧洲人,更讲求实际的东西。

4、那么对于今年参加欧战,所需要经过审核的,米兰早早已经完结扎帐3个财务年度,情况是如何呢?

前边已经说过了,17-18赛季欧战审查:13-14、14-15和15-16赛季财政状况,3个赛季累积亏损不得超过3000万欧元。

首先大家都清楚一个概念,计算是否亏损的构成主要两部分是:收入和支出。

根据2015年初,德勤会计事务所发布的,13-14赛季米兰的总收入为:2亿4970万欧元。较前一个年度下跌5%,全欧排名第12,历史上首次掉出前10。

根据2016年初,德勤会计事务所发布的,14-15赛季米兰的总收入为:1亿9910万欧元。全欧第14名。

根据2017年初,德勤会计事务所发布的,15-16赛季米兰的总收入为:2亿1470万欧元。全欧第16名。

收入主要包括:商业收入、转播收入和比赛日收入3大块。最新的德勤2016年度报告里,米兰的商业收入1亿80万欧(收入占比47%)全欧第13、转播收入8800万欧(收入占比41%)全欧第17、比赛日收入2590万(收入占比12%)全欧第17。

而支出,主要包括:俱乐部的日常经营成本、俱乐部各项赛事和活动及商业行为开销、俱乐部员工工资成本、各级球队球员和教练的转会费和工资奖金肖像权、转会和续约提供给球员和经纪人的签字费……

有一些支出,因为属于欧足联财务公平政策所鼓励的方向和内容,所以并不包括在审查的范围之内,比如:基础设施的兴建和维护、18岁以下年轻球员的转会和开支、三下乡送温暖的走进社区走进球迷活动……

还有一些支出,是因为各国法律法规的差异,容易造成的球队之间公平差异,却又不得不出现的支出,所以也不会被包括在审查范围之内,比如:球员转会所支付的手续费和青训基金、转会和工资等产生的各项税费……

大的所含和不含支出,主要就是以上几项。由于我手头,没有具体的米兰财务支出方面的报告,仅从之前媒体报道过的数据来做为参考:

米兰15-16赛季的亏损为7490万欧元,略好于前两个赛季。过去3个赛季的累积亏损额为2.5亿欧元,远远超过欧足联所规定的3000万欧元。

由于米兰不是上市公司,没有明晰的对外财务报告可供查询,媒体得到的数据都是来自于过去几年加利亚尼所主持的股东会议,所以亏损和老贝的传媒集团之间,是以什么方式什么金额来处理每年的亏损平息账面的,这个事情暂时未知。毕竟之前米兰参加欧战的时候,还没有财政公平政策。所以,没有前期运作过的成功案例可供参考。

如果以往的这种注资的行为不被认可和接受的话,或者说,以主集团赞助的形式抹平亏损的数额没有得到承认的话,仅以3个赛季亏损2.5亿欧这个数字,是肯定过不去财政公平审查的。

不过刚开始执行政策的那一年,前两个赛季亏损1个亿的利物浦,通过各种方式将开支转移向青训和固定资产投资等方向,通过大量财务和审计人员拼命吐血的奋斗,终于实现了把亏损降到4500万以内的惊人奇迹。黑账更多的意大利,不知道最后有没有这样的逆天手段。

5、那会不会影响到今年的欧战?处罚又会是什么?

前边,我们提到了自愿协议这个事情。可以知道,欧足联允不允许俱乐部负债经营并且在一定时期之后再统一审查,取决于自愿协议通过没通过。

如果自愿协议没通过,米兰将会在未来的时间内,受到相应财政公平政策的处罚和制裁。

如果自愿协议通过了,米兰未来就需要按照自己申请协议的内容,和欧足联的规定,在合理的预算收支计划下,进行未来的运作。

那可不可以没通过欧足联的财政审查和自愿协议,还能继续自由自在的花销?当然可以!!!

只要你能承担的起欧足联相应的处罚。

欧足联相应的处罚会有哪些呢?

1、劝告或警告;

2、罚款;

3、扣联赛积分;

4、扣除欧洲赛事收益;

5、禁止欧战注册新球员;

6、限制欧战注册球员数量;

7、取消进行中比赛的参赛资格;

8、禁止参加未来欧战。

这几年执行的过程中,大到巴黎、曼城、阿森纳、国际米兰、罗马等等,小到热那亚、都灵、贝西克塔斯、布尔萨体育等等,都吃到过各种类型的罚单。从最轻的到最重的,欧足联在执行规则上,倒是一直没有手软。

这个事归根到底还是用账面来说话的,不是谁就能躲得过去的,国际米兰被处罚的之前3个赛季的运作人,正是法索内,他最终被炒的“借口”也是因为没能躲过去财政公平。

米兰的自愿协议,在过去的半年里,已经提交过了2次(就我个人所知的次数),都被打回重写了。新的提交时间,据报道在9月初。

也就是说,对于米兰的财政审查,到底适用于什么原则,最早也要到9月初才能定论。即使要处罚,也与这个转会窗口无关了。我前边说过了,17年夏窗的定论,并不在今年做出。要处罚,也是处罚“过去”3年的财务状况。

而一旦自愿协议通过,那么17年夏天的开支,到底能不能平衡,按照之前提到过的时间线,是在2021年上半年的财政审查之时。

其中,影响到收支平衡的很大一个关键计算方式,并不简单的,是从2019年开始计算的,到目前为止2亿多(未含工资、奖金、签字费)的17年夏窗引援投入。

6、那从2019、2020、2021这3个财政审查年度里,每年都会计算一次这2亿多的引援投入么?

这里需要明确的一个概念,也就是之前很多地方都提到过了一个词:逐年摊销

一名球员的引入,不是简单的将他的转会费,一次性计入该财政年度的支出里。

这个事情已经有很多人在很多地方,提到过很多次了,所以这里只简单提一下。就是一名新球员的加盟,在财政审查里,将他的转会费,以合同年限,加上工资支出,平摊进每年财报之中。

所以,合同年限越长,转会费平摊下来,在财报中每年的支出越少。

我们以博努奇为例,他在今年夏天以4200万的转会费,加盟米兰。合同期5年,每年的税后年薪,报道中出现过3个版本,600万、700万、800万。就按照最高的800万来计算的话,那么从17-18赛季开始计算(从19年的财务报告中开始审查),他每年摊销后的转会费:4200÷5=840万,加上工资每年800万,在米兰的财报上,每年计算的博努奇的引援投入为1640万,为期5年。

凯西,800万租借2年,2000万买断,合同5年,每年工资250万。相当于租借期每年分摊转会费400万,买断后每年分摊667万,加入工资,前两年计入650万支出,后三年计入接近920万支出。

反之,我们再以何塞·索萨为例,他在去年夏天以750万的转会费,加盟米兰。合同期2年,每年的税后年薪,是170万。那么从16-17赛季开始计算(从18年的财务报告开始审查),他每年摊销后的转会费:750÷2=375万,加上工资每年170万,在米兰的财报上,每年计算的索萨的引援投入为接近500万,为期2年。

所以,可以看出,在财务报表上的支出部分,米兰所花费的成本:购买何塞·索萨的支出(每年500万),和购买凯西的支出(每年650万),差别并不大。

结合实际效果角度来说,就可以看到,我为什么一年前非常反对类似于索萨这样的交易。除了战术和球员能力角度的考量,在经济和财政角度,对于米兰来说,是非常不划算,甚至莫名其妙的一笔签约了。

7、没什么想写的了,肚子饿了,想去吃饭不想写了。早上起来,看到这几天一些莫名其妙的新闻炒作,以及为之一会消极紧张,一会热情高涨的球迷言论,不管是为了黑粉还是为了圈粉,各种舆论导向把节奏带的偏到月球去了,忍受不了就勘误了一些谣言。

之前两年多,在微博上或者是某些场合,零零碎碎说了很多关于财政公平的东西,很少有人能听明白,也有少数人不相信其中规则和处罚。写这么长,估计详细看完,能理解透的,还是没有多少人。现在的快餐时代,我倒是能理解浮躁的社会,只需要你将结果,说结论。过程和原理,没人感兴趣。反正合我意了,就叫好。不合我意了,就骂人。

我还是很多时候,会把推理和分析的过程和原理写出来,只是希望哪怕极少数的人,可以理解很多的内容后,不被流言蜚语冲昏了头,舆论导向指错了路,有点基本的分辨是非的能力。


(全文完)

*由于欧足联一直在整合赛季年度和自然年度的财报统一性,所以在本文内,所有财政年度的计算,以及亏损金额的限制,均是按当下的财政公平政策标准为例。未考虑今后政策变化后可能产生的新的核算年限和模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