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这些天在写上赛季几支343球队的阵容时,顺手写了一些关于边后卫、翼卫和边前卫的内容。然后这几天,在一些地方陆陆续续看到了一些关于翼卫的讨论。所以就把关于翼卫的问题,单独整理和补充了一些,发出来闲聊几句。
时下很新潮的概念——翼卫(Wing-Backfield)
特别是在上赛季切尔西取得不错的成绩之后,这个词又开始流行了起来。什么是翼卫呢?其实,说白了,就是以前传统阵容中所说的——进攻型边后卫。
之前最常出现在352和532阵型中,所以翼卫和3中卫的渊源一直就存在,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也不是什么现代型边后卫。更不是随便一个什么人,只要是在边路活动,靠近中场的,就都给按上翼卫的名号。很多人吹牛逼前,最好有点基础常识。
*首先要提醒一点,这里主要是说翼卫和3中卫的关系,所以以下的352阵型中的翼卫解读,并不包含352、343阵型中两翼使用边前卫和边锋的情况,请准确分辨球员位置。
在3中卫体系下(以前更常见的是352和532阵型),两侧的边后卫在站位上:比3名中卫略微靠前,比中场线3名球员略微靠后。按传统菱形中场的站位来说,就是基本与菱形中场里的后腰球员站位平齐,这就是进攻型边后卫(翼卫)的位置。在游戏里以WBL、WBR来和传统的边后卫LB、RB来进行区分。经典的FM游戏里,对它的站位有非常正规的标注。
进攻型边后卫和边后卫主要站位区别是纵向的距离差异,也有些球队的进攻型边后卫和传统边后卫的站位具有横向距离的差异(进攻型边后卫的站位更靠近边线5-8米左右),这个微小的差异根据球队要求不同而时有时无,所以不在此讨论。
在进攻型边后卫这个位置上的球员,和传统边后卫的位置,最大的区别是在战术需求和个人特点上要求的不同。过去一段时间里,我看到了很多人在理解这个概念时,经常走进的一些误区,所以今天就在这里专门说一下。
误区一:3名中卫 2名翼卫,能比4后卫更好的推进进攻。
首先要搞清楚,翼卫也是后卫,主要工作也并不是进攻。否则只看他能不能拉开进攻空间,能不能后插上进球和助攻,那干嘛放个边后卫在那,直接放个边锋在那不就完了。翼卫再厉害,能比专业的边锋更能辅助进攻?所以,始终不要忘了翼卫的本职工作,首先还是得能防守。
在早前的352阵型中,更常见的情况是,2名前锋突前打反击,3名中场一字排开,2名翼卫在中场和后防线之间分列左右。中场和后防线的这3 2 3=8名球员(包括守门员就是9人),更多的时候是接近于防守状态,也就是352在实际使用上,其实更多的时候是532。孔蒂带领下的意大利国家队,在欧洲杯上的352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场上11名球员,9名在中场靠后、2名在前场的兵力分部,决定了双翼卫的352阵型,首要作用是加强防守,而非加强进攻。
当然,如果觉得这样偏532的站位太过于保守,那也可以使用两翼边前卫的352,甚至单翼边锋的配置。这样可以更好的加强进攻,只不过这和翼卫的内容就关系不大了。有些情况下,甚至更多的不是352或者343,而是334(或者叫3322)和325(或者叫3241、3232)了。而边后卫、翼卫、边前卫、边锋,这从后到前的一条线,对球员的能力要求方面:越靠前越要求技术能力、越要求持球能力。
上边说到过直接用边锋来踢翼卫的位置,可能有人看到会说:哪能放边锋在边后卫位置上啊,放这里的人肯定还得多少能够有点防守。
这种看似矛盾的需求,来自于另一个常见误区的影响,就是翼卫攻强于守的理解。
误区二:攻强于守就是翼卫,守强于攻就是边后卫。
翼卫防守不好是正常的,应该的。传统边后卫,只会防守不会进攻。最近看到这种观点,我是非常的无语。
你如果是主教练,你难道不希望你的边后卫,既能进攻又能防守?你不希望你的边后卫攻上去如C罗,守回来如拉莫斯?
如果4后卫阵型中,边后卫同样拥有很强的助攻能力,也不是不可。这在过去也并不少见,比如卡福、卡洛斯,又或者前几年的拉姆。他们不一定非要在翼卫的位置上,才能发挥他们进攻的特长。
谁都希望自己手下的球员,个人能力越均衡越好,特点越强越好,可惜就是谁都知道,这太难了。可能除了极个别世界级的边后卫有这种实力,绝大多数,甚至很多豪门强队的边后卫,都需要主教练来做出一个取舍,甚至是妥协。
在这种取舍和妥协下,决定和判断一名球员,在战术里是边后卫,还是翼卫,甚至是边前卫,主要是看的是他的站位。这名球员他和后卫线之间的防守关系,和前场之间的进攻关系。是和后卫线联合控制区域横纵向覆盖,还是和中场线联合控制区域的横纵向覆盖。
一方面,如果是在两名水平接近的球员中选择边卫,那么是根据教练和球队战术的需求,决定使用偏攻还是偏守的边卫球员。这是由其他球场上的球员类型决定的,特别是由前场进攻球员的类型决定的。
另一方面,如果一名与战术要求风格存在差异的球员,个人实力又明显高出同位置球员一筹,那么才会根据球员特点调整战术的问题。
很多球员攻上不去、守回不来,这不是特点问题,不是适合边卫还是翼卫的问题,这是能力问题。也有很多球员,进攻端可能比较出彩,但在防守端可能会被爆成渣,这也是能力问题。
这一类球员不论是做为主力边卫或者翼卫,从战术的需求角度来说,当然是要使用他的特长。但是从战术实现的角度来说,也需要用大量的、更多的、其他的战术变化(比如阵型倾斜、防线压缩、前场持球点内收等)来弥补他的弱点和缺陷。
所以,翼卫防守不好不是绝对的,传统边后卫进攻不好也不是绝对的,这和球员个人能力有关。
而翼卫(包括边前卫、边锋)在进攻端带来愉悦快感的同时,也相应要承担防守弱点所带来的痛苦。
误区三:不是所有的3中卫身前的边路球员,都是翼卫。
对于一名球员来说,如果能具备的技术特点和能力,自然越多越好,越强越好。那么对于翼卫来说,前边先提到了,基本的职责要求他首先要具备的,是防守能力。
可能有些人会有疑问,在一些球队的343中(比如切尔西),两侧的翼卫,并不一定全部防守球员出身,不是就矛盾了么?
这一点我在原本写的讲非对称343的帖子里,会提到具体球队各条线球员特点和类型的搭配,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简单提一句就是上边曾提到过的重点:请区分翼卫、边后卫、边前卫的划分。上条内容提到过的,球员是和后防线在同一防守水平线,还是处于防线身前的高位防守水平线。
想了解在那几支343球队里边路球员的职能划分,请留意后边更新的非对称343一文。
继续来说,那对于翼卫,除了防守之外,或者说防守能力就是很一般,又该怎么办,或者再看什么特点。
这里,我们首先要了解使用翼卫的球队,战术方面有哪些需求。
除了保证稳固的防守要求外,在进攻方面,翼卫的战术目的在于:利用本方在强侧持球吸引对方防守重心转移,从而在弱侧制造出的空间,使得翼卫前插持球,来拉开和调动对方的防守重心产生多次变化,进而创造进攻线的推进和持球点的前移。
从这个目的上,就要求翼卫拥有不弱于边锋的速度和极大纵深来往跑动、覆盖能力,不弱于后卫的身体对抗和防守压迫能力。综合来说,就是身体条件上首先越出色越好,爆发力、速度、力量、耐力这几项条件是基础中的基础。其次还有防守技术和意识,传中的脚法等。最后才是进攻技术和意识的成分。
*现在写篇东西,最痛苦的竟然是不知道怎么配封面图……实在想不到找什么合适的配图,就随便找了一张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