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06世界杯足球发展全盘报告

(2006-07-12 16:39:32)
分类: 江中草BLOG之足球生活
30天,64场比赛,一个四年一度的足球大戏在迎来送往中,落下帷幕。又有一批新星的绽放,也有一众老将的离开。生活的点滴,在足球场上开放。在过去的64场比赛中,作为四年足球届内的一个总结和一个开始,又有很多印象留在了2006年夏天的德国

在过去的64场比赛中,32支球队,几个阶段的赛程,我们可以从足球角度初推出以下几点总结:

[足球版图]新实力新分布,新老交替换代

比赛走到半决赛四强时,人们惊呼: 欧洲杯! 进入16强的队伍中,有10支欧洲球队,3支南美球队,非洲北美洲大洋州各一支。而等到了8强的时候,仅剩了2支南美球队,有6支欧洲球队。8强战一过,非欧洲球队全军覆没。

而上一次出现这种状况,正是在1982年的西班牙世界杯上。当时的4强,有三支,本届也打进了四强。一个是夺取冠军意大利,一个是当年第二今年第三的德国队,一个是当年第四今年第二的法国队。

人们在这届比赛中,一再的联想到宿命和轮回两个词。而本届世界杯也确实是一届宿命和轮回的杯赛。意大利在受丑闻影响下,重复82年的里程拿到了世界杯。意大利、法国、葡萄牙和东道主的2000年欧洲杯轮回。英格兰38年不胜瑞典。德国点球不败。意大利90分钟常规时间不输。法“拦”西……等等这些宿命与轮回间的缠绕,让这届杯赛,如同今年世界杯的球衣一样,多少有点复古的味道。

欧洲球队在本届杯赛上的如此强势,一方面是占据了一部分主场的优势,一方面是旅途占优。但是,巴西阿根廷两个队却有大量的球员在欧洲效力不存在旅途时差的辛苦,但是他们的发挥却并不相同。阿根廷人进入状态很快,打出了很高水平的过程和结果,最终止步东道主,多少有点时不我命的情况。而巴西队在本届世界杯上,却让人非常失望。

亚洲球队、非洲球队,包括一部分欧洲球队则开始一种从足球势力上的更新换代。从足球崛起国家的分布,到各国家队球员的交替,
新老交替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 非洲几支新军,科特迪瓦、加纳、安哥拉的表现都有圈有点。多哥是死于自己球队内部的内乱中。而突尼斯在表现中规中矩。第二次参赛的厄瓜多尔,挺进16强的瑞士,这些球队的表现都让人称道。这些新足球势力的崛起跟传统足球版图的定义提供了新的思考。包括在我们身边,亚洲虽然本次出征的4支球队还是传统强队,但是可以看到在西亚巴林、伊拉克等队的崛起已经极大的冲击到了这些传统老牌强队的垄断。新的足球格局,将是以谁新鲜血液越多,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新鲜冲击,谁就能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取得成功。

同时,菲戈、卡恩、齐达内等一批老将的离去,也给很多国家队在未来的方向上带来了新的变革点。不过当拉姆、施魏因施泰格、里贝里等小将的崛起,也成了这些国家队新的风景线。



[足球战术]进攻体系在丰富

在以往的大赛中,想要赢得冠军,比拼的就是谁能自始至终的做好自己的防守不犯错误。而在本届比赛中,在小组赛阶段,考核的是哪个队的进攻能力更强,更能压制住对手,比如: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而到了淘汰是碍阶段,则更讲求稳妥的打法,但也非原来保守的一味防守稳妥,而是以控球控制比赛节奏来稳妥进退,如:法国、意大利、葡萄牙。

大批强队的复苏,以及新兴球队的良好态势。使得整个比赛的观赏性大大提高。而且,特别需要提出的是,在团队之星的威力得到发挥后,整个球队对进攻的需要性提高了。在比赛中,很难再出现领先后,大面积退防死守的局面了。特别是在小组赛中,不管是多哥1:2韩国,英格兰2:2瑞典,法国1:1韩国,突尼斯1:3西班牙等等,都预示着现在各队的进攻火力都比防守增长的要多。

德国队在克林斯曼的带领下,进攻战术更丰富,也更具备套路。从空中,更多的转向脚下(可参考本届杯赛和上届杯赛,德国队头球与脚下球进球所占比率)。意大利队在采用米兰战术为基础改造模板,合理利用以皮尔洛为核心下的中转体系。都是大量反映在一个球队在进攻面做出的改观。

对比进攻中的线路丰富,各队的防守,不说退步,至少没有太过明显的能力增强。要靠纯防守极难抑制住对手的得分。双方要抗衡,除非是要有比对方更强的进攻火力,不管是先丢球还是先进球,都可以通过进攻继续威慑到对手,这样才能够取得比赛的胜利。这样以攻击力控制比赛的例子还有:德国4:2哥斯达黎加,巴西4:1日本,科特迪瓦3:2塞黑等。

这种攻势的开阔打法,使得本届杯赛中的很多比赛,好看了很多。一个方面说明了各队进攻实力都在提升,另一个方面也表明了,现在球员的防守实力不敢恭维。而规则和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朝有利进攻者的方向在发展。这样特点的出现,也成了本届世界杯,强队拒绝冷门,缺乏黑马亮点的一个原因。

另一个例子可以证明,本届杯赛有大量的入球,是在开赛10分钟(50场17球)或者15分钟内,和比赛结束前10-15分钟打进的。如果再计算上上半场结束前5-10分钟或下半场开始5-10分钟的话,那么这个进球数占总进球数的比例,是相当惊人的。仅以小组赛后来看,在比赛结束前10分钟打进的进球,就已经占到总进球的60%(50场30球)。从这个比例可以看出,各队在防守,特别是关键时刻的防守,远没有进攻效果做的明显。



[足球技术]控制球权的重要性

从02年,开始有一股新的风向标在大赛中被验证。那就是身体速度越好的队伍,在比赛中的状态越容易发挥。以大量的跑动和速度来弥补自身技术和战术等的实力不足。比如02年的韩国,04年的希腊等。

在本届世界杯开始前,速度,这个衡量一个球员到大赛上作用的重要指标把很多教练放大。成为他们选择球员和战术的主要考虑因素。比如英格兰替补前锋沃尔科特、法国左前卫马卢达、荷兰队放弃西多夫戴维斯等人都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在这些战术具体运用到本次世界杯的比赛当中时,我们可以发现,在两个球队实力差不多时。谁的速度越快,也就可以发挥更好的状态,取得成功。比如厄瓜多尔和波兰,卡洛斯•特诺里奥。比如加纳和捷克,科特迪瓦和塞黑等。都是凸现了速度球队在比赛中,发挥特点的优势。

这一在上届世界杯由塞内加尔、韩国、美国等队打出来的快速战斗体系,在给一些传统强队的场上控制和进攻防守中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后。同时在04年的欧洲杯上,经由希腊队加以发扬光大。终于在本次世界杯成为一个大面积的,系统的,被公众所承认和接受的风格模式。很多教练在选择球员和战术时,把速度因素都比以往和传统思考模式下,加大了选择分量。

不过到比赛进入淘汰赛阶段开始,技术有优势的球队慢慢就显露出了控球能力的差异。本届世界杯的四强球队,有三支属于欧洲技术流派。另一支德国队也开始更多的向地面和脚下发展。这几支球队从赛后的技术统计可以看出,大部分时间控制球比例是很明显的。而且,这些球队的队员在脚下传球的次数,以及短传配合的次数上明显占优。

配合考虑到去年欧洲冠军杯的四强:巴萨、阿森纳、米兰、比利亚雷尔。,包括成绩出色的里昂、不莱梅等队,也都是技术型球队。讲究身体和整体的尤文、拜仁、曼联、切尔西等队都成绩不佳。使得这种风潮在本届世界杯上,得到了一个技术层面上的总结,并以此次世界杯为平台加以更大的推广。



[盘点总结]

足球的地理版图,在本届杯赛上出现更新换代,这是一个正常的轮换过程。不过在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新一代足球的未来和方向。比如瑞士新军,在08年奥运会可能带来的冲击。也可能到了新势力他们的新鲜血液酝酿下的足球,对整个旧的足球版图和秩序有着颠覆的实力和能力。欧洲的强势,也预示着其他大洲的球队,在发展上不说落后,也反映出了各队的不同程度的停滞。例如亚洲球队和东欧球队。

在足球战术开始着重于进攻和控制球技术,这一点开始回归足球本质。在继续了一段时期的防守和身体整体打法以后,开始转入进攻和脚下技术大旗的潮流下。从本届世界杯和近几年欧洲主流足球特点的角度来看,以技术型球队为旗帜标志的球队,都以攻势足球打出了成绩和场面。这样的表现,是架构在球队强大攻击力的基础之上,有了进攻所以在攻守两端可以自由选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