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意大利论坛里lupa27的关于意大利和AC米兰的阵型研究一文中提到了意大利现在战术的一些问题,同时说到里面应该改进的方向。但是中间有一些战术误区和理解错误的地方,现根据所提不足的地方,提出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看得出楼主的意思,是打算用2323的优点来弥补现在米兰和意大利国家队用的4312阵型中的某些不足。所以是以现有的战术不足地方进行的加工。不过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由于楼主还不是很了解米兰的战术体系,所以再对意大利战术进行改造的时候发生了一些偏差。
首先由于米兰的3中卫是由于米兰所拥有的球员自身特点而打造出来的。因为米兰没有好的边路进攻球员以提供使用及其替补,所以集中中路是因为球员个人能力的限制。试想,如果加图索也会速度边路突破的话,那么也不需要卡福在右路跑上跑下的了。同时,也不会存在所谓的边路攻击能力不足的情况。
而在意大利国家队不是这种情况,作为国家队,意大利有充足的后备球员类型以供挑选。比如意大利即使不用皮尔洛这样的组织型后腰,用双工兵后腰,也可以通过左右两个边路如卡莫拉内西等人来完成传统的双后腰浅碟型中场进攻配合。但是米兰就不行,因为米兰没有卡莫拉内西式的传统边前卫或马塞利尼奥等边锋以及足够让米兰使用这样战术体系的替补球员以备轮换。
所以,像楼主所说的用双后腰加扬库的打法本身在米兰被拒绝就是这个问题。其他两个中路选手,配置一个边路选手,3人负责一横向球场区域,楼主不觉得战术体系失衡么?一边两中的站位和特点,不管是在防守或进攻中,3个人的位置以及相互间的保护协调,都是相当别扭的。所以米兰用西多夫+皮尔洛+加图索,意大利用德罗西+皮尔洛+加图索是一样的战术概念。德罗西本身就不是边路选手,德罗西出身后腰,因为有一定的头球和攻击能力,所以偶尔出任中前卫偏左(甚至左前卫)的角色。但是他有个人的特点和习惯,就好比是米兰安布罗西尼的作用,只不过安布伤太多所以上场少。而把加图索调过来左边后腰保护皮尔洛,右路用卡莫拉内西,一是因为意大利右路没有太多更好的中前卫,意大利本土多的还是这样传统的边前卫球员,而且本身也能作为一个进攻宽度的弥补,所以用这个是有道理的。
其次,米兰进攻中场集中于中路,而边路进攻不足。所以米兰才会大幅度使用塞尔吉尼奥,来用边后卫助攻弥补中场边路进攻乏力的问题。但是米兰除非是形势不利必须要拼要拿下某个队,或面对弱队的时候,否则米兰不会同时要求两个边后卫全部投入进攻当中去。
在米兰以前是用卡福打右后卫,以弥补他身前加图索右边攻击瘫痪的局面。而左路因为前边是西多夫防守能力不足且个人位置太过于游动,所以一般都是用卡拉泽这样的防守球员。当今年卡福状态太幅度下滑之后,米兰为了保证最少有一边能打开一条边路进攻线。所以才在主力左后卫的位置上不得不使用进攻更为出色的塞尔吉尼奥(当时卡拉泽只能给老塞打替补的原因就在这里)。在这样的情况下,右路只会要求防守而从不要求右边后卫继续进攻的。也正因为此,在很多时候米兰要用防守型右后卫斯塔姆西米奇,甚至是老将中后卫出身的科斯塔库塔。偶尔他们也会助攻,但是当他们助攻时,另一侧的边后卫是绝对不会超前的。
从这点上来将,米兰是最少也是3后卫留守,而不是2中卫可以解决的。更升级一步,在世界杯这样的大赛防守更为重要,这不是上世纪初的足球能力所能涵盖的。足球越发展,球员的能力等各方面也在进步,而战术是依托于球员能力的。球员才是战术的保证和基本执行者。现在那样的战术已经不可能再出现,就因为现在球员的能力,以及使旧有战术无法贯彻下去。
比如现在的进攻队员都是活动范围更大的自由攻击点,很少再有站桩攻击点。这样的话,两个中卫难道要跟着进攻球员满场到处跑么?就像楼主说的,两个边后卫位置前提,可以更多的参与进攻,更快的投入到进攻当中去。但是反过来,也就意味着,他们更脱离防守线更远离更慢的回到防守线位置上。所以米兰也没有说正常状态下打强队打两个边后卫同时压上助攻,只留两个中后卫在后边的。像意大利这样要参加世界杯这么重要比赛的球队这是更不可能的了。连荷兰都改为4后卫体系了,现在这年头打3后卫都不多了,两后卫还是不要想的好。
第三个问题是进攻线
舍瓦从来就不是一个中锋,他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第二前锋。以前中锋是雷布罗夫,后来是比埃尔霍夫,再后来米兰用过科曼迪尼,甚至瘦弱的因扎吉也都是中锋选手,可是舍瓦从来就没有被顶到过中锋。也正因为他的这个特点,米兰才会引进吉拉迪诺来作为中锋。即使米兰圣诞树只用一个前锋时,舍瓦的扯动和活动范围都是相当大的。这点在现代足球中是好的,不管是埃托奥、德罗巴、亨利、小罗等等优秀球队的攻击手,早已没人固守内线了。大范围攻击的区域才是现在足球的王道。所以把以前舍瓦打单前锋就认为是中锋,却不知道舍瓦一直以来都是第二前锋这点上楼主犯了一个可以说相当业余和致命的错误。
而意大利队现在最根本的进攻致命问题恰恰应该是在这里,楼主反而说反了。意大利现在打双中锋,威慑力够大,但是成功机率也很小。因为双中锋两个球员活动范围都很小,空间有限,所以更加需要靠近对方球门更加需要队友中场进攻中对自己的支持。这里可能有人会说吉拉活动范围很大,可以打第二前锋。没错,吉拉在帕尔马是打单中锋的人,在米兰被顶在中锋的位置上。但是他的特点是背身做球不是套边和回中场接应球。远的不说,就看跟巴萨的两场比赛,在被对手控制住中场或者是对手中场跟自己实力相当时,吉拉的拿球和有效进攻组织能力明显下降。拿不到球,也没办法像舍瓦一样回扯到中场控盘带突分来组织进攻保证补给线。这才是意大利队世界杯时要担心的进攻问题。
开始楼主就把舍瓦的概念搞错了,所以把意大利的进攻看的太简单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毕竟真实的比赛构架不是FM、实况能代替的。比如另一个进攻问题——前腰或内锋收缩后的“2”
楼主把内锋概念在开头首先是提到了双中卫之前那个3后腰中之一。这里其实已经把人吓了一跳,可能很多新球迷不了解内锋的概念。不过看名字也许可以稍微假想一下,就是个内守的边锋。在以前的足球人概念里,内锋是针对于当时站位比较死的传统环境提出的相对自由和速度快偏中路球员定位。比如坎通纳在评点上世纪最佳阵容时,左内锋的位置上用的是马拉多纳。换个角度,今天的小罗也可以算做一个左内锋,卡卡是右内锋。那么老马、小罗、卡卡都能打2323里双中卫前的那个“3”么?所以,要不就叫位置前提的边后卫,要不就是边前卫,还是不要用什么内锋的概念好了。
而在进攻线上那个“2”来说,皮尔洛也并不是合适人选。因为楼主已经提到了,现在的阵容是过于集中中路而缺乏边路。在中路有保证后打开边路是现在意大利队要解决的。那么这个问题的基础是你的中路有绝对的攻击火力,要不就可以硬打进去,要不就打不进去时吸引对方防守压缩对手阵型。所以中路的攻击打击力度要够强够硬才行。所以用双前腰这样的配置来说,托蒂算一个点,卡萨诺仍在挣扎。现在也仅仅就有他们俩合适,皮耶罗身体速度上的突破以及远距离攻击能力还是稍微差一些。而皮尔洛就更不用说了,在意大利进攻体系中前腰的基本能力,远射(弱项——除了定位球是是靠技术和脚法,他的力量远程能力不足)、突破(弱项——原地技术很多,突的那下太软)、速度(弱项——身体力量都比较差,所以想他摆脱吸引兵力很难)。没有直接威胁对手大门,攻击范围威慑不到对手的话,前腰的意义就消失了。在世界杯上没有哪个队会让你在进攻30米区域(因为他是前腰)从容传球组织,即使你慢慢调整,人家更容易慢慢看着你倒脚,都不用调整防守位置。
放到具体的现在意大利队来说,里皮自身要调整的战术习惯,最多应该是3412。这个战术是里皮拿手的战术之一。当年他根据尤文的特点,要模仿米兰的战术体系时,曾经使用过这个战术体系。前几年米兰在全欧洲成绩出色时,里皮以尤文球员特点曾经实验过。现在在意大利之所以使用米兰战术,也是因为那段时期米兰的打法给里皮很多提示。2323的战术还是和意大利以及现代足球的需要偏差大了一些。
看得出楼主的意思,是打算用2323的优点来弥补现在米兰和意大利国家队用的4312阵型中的某些不足。所以是以现有的战术不足地方进行的加工。不过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由于楼主还不是很了解米兰的战术体系,所以再对意大利战术进行改造的时候发生了一些偏差。
首先由于米兰的3中卫是由于米兰所拥有的球员自身特点而打造出来的。因为米兰没有好的边路进攻球员以提供使用及其替补,所以集中中路是因为球员个人能力的限制。试想,如果加图索也会速度边路突破的话,那么也不需要卡福在右路跑上跑下的了。同时,也不会存在所谓的边路攻击能力不足的情况。
而在意大利国家队不是这种情况,作为国家队,意大利有充足的后备球员类型以供挑选。比如意大利即使不用皮尔洛这样的组织型后腰,用双工兵后腰,也可以通过左右两个边路如卡莫拉内西等人来完成传统的双后腰浅碟型中场进攻配合。但是米兰就不行,因为米兰没有卡莫拉内西式的传统边前卫或马塞利尼奥等边锋以及足够让米兰使用这样战术体系的替补球员以备轮换。
所以,像楼主所说的用双后腰加扬库的打法本身在米兰被拒绝就是这个问题。其他两个中路选手,配置一个边路选手,3人负责一横向球场区域,楼主不觉得战术体系失衡么?一边两中的站位和特点,不管是在防守或进攻中,3个人的位置以及相互间的保护协调,都是相当别扭的。所以米兰用西多夫+皮尔洛+加图索,意大利用德罗西+皮尔洛+加图索是一样的战术概念。德罗西本身就不是边路选手,德罗西出身后腰,因为有一定的头球和攻击能力,所以偶尔出任中前卫偏左(甚至左前卫)的角色。但是他有个人的特点和习惯,就好比是米兰安布罗西尼的作用,只不过安布伤太多所以上场少。而把加图索调过来左边后腰保护皮尔洛,右路用卡莫拉内西,一是因为意大利右路没有太多更好的中前卫,意大利本土多的还是这样传统的边前卫球员,而且本身也能作为一个进攻宽度的弥补,所以用这个是有道理的。
其次,米兰进攻中场集中于中路,而边路进攻不足。所以米兰才会大幅度使用塞尔吉尼奥,来用边后卫助攻弥补中场边路进攻乏力的问题。但是米兰除非是形势不利必须要拼要拿下某个队,或面对弱队的时候,否则米兰不会同时要求两个边后卫全部投入进攻当中去。
在米兰以前是用卡福打右后卫,以弥补他身前加图索右边攻击瘫痪的局面。而左路因为前边是西多夫防守能力不足且个人位置太过于游动,所以一般都是用卡拉泽这样的防守球员。当今年卡福状态太幅度下滑之后,米兰为了保证最少有一边能打开一条边路进攻线。所以才在主力左后卫的位置上不得不使用进攻更为出色的塞尔吉尼奥(当时卡拉泽只能给老塞打替补的原因就在这里)。在这样的情况下,右路只会要求防守而从不要求右边后卫继续进攻的。也正因为此,在很多时候米兰要用防守型右后卫斯塔姆西米奇,甚至是老将中后卫出身的科斯塔库塔。偶尔他们也会助攻,但是当他们助攻时,另一侧的边后卫是绝对不会超前的。
从这点上来将,米兰是最少也是3后卫留守,而不是2中卫可以解决的。更升级一步,在世界杯这样的大赛防守更为重要,这不是上世纪初的足球能力所能涵盖的。足球越发展,球员的能力等各方面也在进步,而战术是依托于球员能力的。球员才是战术的保证和基本执行者。现在那样的战术已经不可能再出现,就因为现在球员的能力,以及使旧有战术无法贯彻下去。
比如现在的进攻队员都是活动范围更大的自由攻击点,很少再有站桩攻击点。这样的话,两个中卫难道要跟着进攻球员满场到处跑么?就像楼主说的,两个边后卫位置前提,可以更多的参与进攻,更快的投入到进攻当中去。但是反过来,也就意味着,他们更脱离防守线更远离更慢的回到防守线位置上。所以米兰也没有说正常状态下打强队打两个边后卫同时压上助攻,只留两个中后卫在后边的。像意大利这样要参加世界杯这么重要比赛的球队这是更不可能的了。连荷兰都改为4后卫体系了,现在这年头打3后卫都不多了,两后卫还是不要想的好。
第三个问题是进攻线
舍瓦从来就不是一个中锋,他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第二前锋。以前中锋是雷布罗夫,后来是比埃尔霍夫,再后来米兰用过科曼迪尼,甚至瘦弱的因扎吉也都是中锋选手,可是舍瓦从来就没有被顶到过中锋。也正因为他的这个特点,米兰才会引进吉拉迪诺来作为中锋。即使米兰圣诞树只用一个前锋时,舍瓦的扯动和活动范围都是相当大的。这点在现代足球中是好的,不管是埃托奥、德罗巴、亨利、小罗等等优秀球队的攻击手,早已没人固守内线了。大范围攻击的区域才是现在足球的王道。所以把以前舍瓦打单前锋就认为是中锋,却不知道舍瓦一直以来都是第二前锋这点上楼主犯了一个可以说相当业余和致命的错误。
而意大利队现在最根本的进攻致命问题恰恰应该是在这里,楼主反而说反了。意大利现在打双中锋,威慑力够大,但是成功机率也很小。因为双中锋两个球员活动范围都很小,空间有限,所以更加需要靠近对方球门更加需要队友中场进攻中对自己的支持。这里可能有人会说吉拉活动范围很大,可以打第二前锋。没错,吉拉在帕尔马是打单中锋的人,在米兰被顶在中锋的位置上。但是他的特点是背身做球不是套边和回中场接应球。远的不说,就看跟巴萨的两场比赛,在被对手控制住中场或者是对手中场跟自己实力相当时,吉拉的拿球和有效进攻组织能力明显下降。拿不到球,也没办法像舍瓦一样回扯到中场控盘带突分来组织进攻保证补给线。这才是意大利队世界杯时要担心的进攻问题。
开始楼主就把舍瓦的概念搞错了,所以把意大利的进攻看的太简单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毕竟真实的比赛构架不是FM、实况能代替的。比如另一个进攻问题——前腰或内锋收缩后的“2”
楼主把内锋概念在开头首先是提到了双中卫之前那个3后腰中之一。这里其实已经把人吓了一跳,可能很多新球迷不了解内锋的概念。不过看名字也许可以稍微假想一下,就是个内守的边锋。在以前的足球人概念里,内锋是针对于当时站位比较死的传统环境提出的相对自由和速度快偏中路球员定位。比如坎通纳在评点上世纪最佳阵容时,左内锋的位置上用的是马拉多纳。换个角度,今天的小罗也可以算做一个左内锋,卡卡是右内锋。那么老马、小罗、卡卡都能打2323里双中卫前的那个“3”么?所以,要不就叫位置前提的边后卫,要不就是边前卫,还是不要用什么内锋的概念好了。
而在进攻线上那个“2”来说,皮尔洛也并不是合适人选。因为楼主已经提到了,现在的阵容是过于集中中路而缺乏边路。在中路有保证后打开边路是现在意大利队要解决的。那么这个问题的基础是你的中路有绝对的攻击火力,要不就可以硬打进去,要不就打不进去时吸引对方防守压缩对手阵型。所以中路的攻击打击力度要够强够硬才行。所以用双前腰这样的配置来说,托蒂算一个点,卡萨诺仍在挣扎。现在也仅仅就有他们俩合适,皮耶罗身体速度上的突破以及远距离攻击能力还是稍微差一些。而皮尔洛就更不用说了,在意大利进攻体系中前腰的基本能力,远射(弱项——除了定位球是是靠技术和脚法,他的力量远程能力不足)、突破(弱项——原地技术很多,突的那下太软)、速度(弱项——身体力量都比较差,所以想他摆脱吸引兵力很难)。没有直接威胁对手大门,攻击范围威慑不到对手的话,前腰的意义就消失了。在世界杯上没有哪个队会让你在进攻30米区域(因为他是前腰)从容传球组织,即使你慢慢调整,人家更容易慢慢看着你倒脚,都不用调整防守位置。
放到具体的现在意大利队来说,里皮自身要调整的战术习惯,最多应该是3412。这个战术是里皮拿手的战术之一。当年他根据尤文的特点,要模仿米兰的战术体系时,曾经使用过这个战术体系。前几年米兰在全欧洲成绩出色时,里皮以尤文球员特点曾经实验过。现在在意大利之所以使用米兰战术,也是因为那段时期米兰的打法给里皮很多提示。2323的战术还是和意大利以及现代足球的需要偏差大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