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声色光影:《天堂口》——天堂的入口或缺口

(2007-08-27 22:53:05)
标签:

影评/乐评

影评

天堂口

分类: 声色光影

声色光影:《天堂口》——天堂的入口或缺口 

片名:天堂口
英文片名:
又名:
国家/地区:中国香港
区域:港台
出品:银都机构有限公司 中环娱乐有限公司 华谊兄弟传媒有限公司
发行:
类型:动作 剧情 
导演:陈奕利 
编剧:
制片:
主演:刘烨 吴彦祖 张震 杨佑宁 舒淇 李小璐 孙红雷
分级:未分级
片长:95分钟
上映时间:2007年8月16日

 

    卖碟的地方是个不大不小的店,里面主打的是正版的CD,价格不菲,行行排列。店的左边是好利来,右边是比格,香气四溢,却静默。于是,居中而紧邻的小店音箱里就永远流转着最诱人心弦的那首,寻着声音走过去,在CD架前细细翻拣,偶尔还会有丝丝缕缕的甜香。

 

    当然,CD再好,单卖CD也总是太过坎普,关于赚钱这件事儿,弯弯腰总是难免的。所以这个店不分冬夏,门一律是大开着,贴的是最新的影讯与海报,一左一右,门神一般。呼应着它们的是最外面、临街的两大窗DVD,展示招徕的身姿。

 

    那天,门神是《天堂口》和《导火线》,一面是群星摆酷,一面是Donnie张力十足,左右对峙,各有各的嚣张。《天堂口》的海报上写着“《天堂口》,8月30日DVD正版上市!”。但,除非是D9,否则支持正版是一件挺没意义的事儿。在这里,DVD的换算公式是:1DVD=10.00RMB,比地摊的贵,比卓越的也贵,但保质,所以,心甘情愿,两张十元换算成两张DVD,再换算成一个两碟连看的充实的夜晚。

 

    先看《天堂声色光影:《天堂口》——天堂的入口或缺口口》,因为喜欢刘烨。却发现刘烨又一次被脸谱化,僵硬得没有任何道理。屏幕上偶现刘烨痛苦的特写,仿佛卸了妆的鬼狼。所以从《无极》到《满城尽带黄金甲》再到《天堂口》,变态、痛苦、扭曲、癫狂的状态就始终停留在刘烨的脸上再未离开过,好像刘烨的脸是月球背面的代言。就如同从《鸳鸯蝴蝶》到《云水谣》再到《理发师》的陈坤,木讷、腼腆、文艺、羞怯已经成了陈坤的标准像(P.S:昨夜的华表奖颁奖典礼上陈坤还是很有风致的)。而此二人明明很久以前在《巴尔扎克与小裁缝》里与周迅有过非常精彩的对手戏,表情正常,表演流畅,一样可以让观众感知到喜与悲深处的情绪。

 

    说回《天堂口》,这部影片中,小刚(刘烨 饰)、小虎(杨佑宁 饰)和阿峰(吴彦祖 饰)三人从“朱家角”前往上海发展。此时,刘烨尚停留在单纯阶段,只是有些属于男人的野心罢了。但来到上海后,一切都不再受控制。小刚来到“天堂”,投靠洪哥(孙红雷 饰)门下,之后顺理成章地将小虎和阿峰带进去。“天堂”里面还有洪哥的女人——红舞女露露(舒淇 饰)、洪哥的弟弟马克(张震 饰)。大概的人物关系关待清楚后,接下来就应该是情节的铺叙。

 

    大约导演陈奕利是想突出情节的扑朔迷离,所以里里外外,角色纷杂;明明灭灭,情节跳跃。但再纷杂的角色也应该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寸金寸光阴的电影里出现冗余的角色未免太过浪费,比如李小璐。做为堂堂女二号,她存在的必要性是什么?难道就是为了给阿峰做陪衬?在前面进行铺垫后,让阿峰带着马克和露露逃出上海后有藏身之处?如果是这样,那么有阿峰的妈妈和妹妹做前因后果足够了,根本不用再塞进来一个李小璐;如果不是,而是想表现兄弟间义薄云天的同时还有爱情山高水长,那就更没道理了,否则阿峰不会爱上露露,不会在上海那么久,几乎从未想起过李小璐。而且导演若想煽情的化,仅有在大雨滂沱中共同修补漏雨的屋顶的情节显然是不够的,至少后来阿峰和马克重回上海时给个依依不舍的告别情节也好,但没有,或许导演怕落了俗套,而我们这些俗人却瞎了导演的这番媚雅向善的心。

 

    冗余角色二就是杀掉露露后那个杀手,脸很有拼贴感,而且看上去应该和马克有宿怨,但是仿佛没交待或没交待清楚,至少从我观影一遍的过程中未找到任何蛛丝马迹。所以虽然他很露脸,但他很多余。其实,他不过是个符号,一个刘烨派来杀露露的工具,随便一个镜头就可以了,却和马克之间来来回回浪费了那么多胶片。

 

    而马克这个角色也显得太过模式化,风衣、礼帽、冷面、惜字如金,可惜了张震,居然成了《天堂口》让人笑场的重灾区,可以比拼年初在北大看《云水谣》时同学们对陈坤的笑场,明明演员很认真,情节很认真,可观众们却抑制不住地笑了。但综观全片,编剧其实完全可以让马克在戏中有着更好更舒展的表现,他和洪哥和小刚和阿峰之间的戏大有空间可做,但导演没有,只是从头到尾让马克如幽灵一样,忽隐忽现,一路冷着个脸。只有露露被枪杀后,马克前前后后约五秒的悲愤的表演才展示出属于准影帝的傲人演技。

 

    而相对于冗余角色,这个电影的情节却是缺失的,所以情节虽然够扑朔够迷离,但太过跳跃,让观影者像一个猴子一样,几十米几十米地从一棵树荡到另一棵树,树上是万千变幻了,可树下的延续性没人交待了。

 

    比如小刚小虎和阿峰第一次为洪哥办事,阿峰退出后又回来变成神枪手救了小刚和小虎,阿峰的好枪法哪儿来的?马克一次一次地到底在杀谁,若杀洪哥,原因到底是什么?小虎的死又意味着什么,难道就是因为小刚说他的弟弟已经死了,所以小虎就落了个横死的下场?刘烨到了最后为什么变成了一个“肌无力”,等死都等得那么白痴?而且到了最后明明刘烨已经被打得奄奄一息,阿峰却守着他不让马克开那一枪,好像不开那一枪,一切就可以从头来过,看到这儿,终于忍不住也跟着笑场了。

 

    而且在整部影片中,情节始终像刘翔跨栏一样,跳跃着从前到后、从左到右,仿佛影片是一部四十集的电视剧的缩水,而且是东抽一段,西抽一段拼接而成,中间的嫁接地段都得靠你去猜,虽然电影并不是流水帐,必须将每环每扣都叙说分明,但关键的环节总要接得上,就好像做动画都要有关键帧,关键帧的缺失意味着动画的停滞与误差。尽管思维不同于程序的一五一十,观众们通过思考,对于情节也都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并且就算猜不到,也可以把一切都归到电影的表现手法上,但总觉得有些喘不上气来。其实,把情节交待得连贯些也并不耽误导演走向通往大师的桥梁,必竟当大师不是当袋鼠。

 

    接下来,如果还要说差强人意,那么就应该是片中总想要表达却总是表达得别别扭扭的爱情,比如露露的一对三,她与洪哥、与马克、与阿峰,哪个是真正的爱情?可以看出导演着力于她与马克,但却没有更重大的情节去烘托,所以看不出任何深情与深刻。按剧情来剖析,露露其实应该是一个很有挖掘性很痛苦又很率性的角色,剧本却没有给舒淇太大的空间,和张震一样。只不过舒淇运气略好,她还有美轮美奂的华服与歌喉可以对角色予以一定的弥补。所以,从感情戏来说,露露唱的《天堂口》与该片实为天作之合:随便的一杯酒,随便的温柔。

 

    说完败笔,自然还是要表扬一下的,必竟一个众星云集的电影不可能一点可圈可点之处都没有。觉得整部影片看下来,印象颇深的情节有几处,比如说洪哥杀掉四哥,而刘烨最终又用同样的手法杀掉洪哥,这期间演绎了混在江湖的轮回,同时演绎了小弟上位的最佳手法。而四哥在要洪哥的女人——露露时,孙红雷的表演也颇为到位,如果说这部影片有爱情,那么我更愿意相信洪哥应对四哥时对露露流露出的些许情感。

 

    据说《天堂口》脱胎自吴宇森经典旧作《喋血街头》,说实话,《喋血双雄》到是看过,《喋血街头》实在是没什么印象,但总该是吴宇森的心爱之作,如今被陈奕利导成这样,不知道吴宇森做何感想。而且,威尼斯影展的闭幕片的殊荣也多半缘自于吴宇森的名头吧。

 

    突然觉得,如果把《天堂口》比作一张脸,演员们比作脸上的五官,那么其实这张脸上的五官都不错,不说绝色,也是世间难寻,可组合起来以后,这张脸却不太对劲儿,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但遗憾归遗憾,还是很感谢这些为电影倾尽全力的人,哪怕是为了功利。就好比昨晚看华表奖颁奖典礼,如果单看演员,是多么虚假的繁荣景象啊,但当影片的片段一个个回放的时候,无论是看过的还是听过没看过的,你都会觉得不知不觉中原来这么多电影已经从时光中走过,来到观众面前。尤其是李冰冰在获奖后的感言,让人想起摄于高原的《云水谣》的确来之不易。而高群书也是几经波折与困顿才有了现在的《东京审判》。

 

    所以,对于电影来说,无论观众是褒奖还是贬低,都代表着一种态度,也就代表着一种关注。那么,对于《天堂口》来说,既然已经由构思变成了作品,背后已然凝结着无数人的汗水,是优是劣也已无法改变。那么重要的是去展示,去总结衍生下一部作品的动力。至于天堂口究竟是天堂的入口还是天堂的缺口也就变得不再重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