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声色光影:审判已毕,终极远未至

(2006-12-03 18:11:59)
分类: 声色光影
声色光影:审判已毕,终极远未至
审判已毕,终极远未至
文/北纬雨燕
    整日忙于俗务,买了已有些时日的〈东京审判〉也一直被束之高阁。昨日清点新片才发现这一事实,让一直满脑子“抗日”念头的我顿时惭愧得不知该说什么才好。暂且将其算作过失,那么速速看之或许是最好的弥补方式。
 
    画面的初始展示的是日本被炸后的狼籍与衰顿,以一种悲悯的视角来覆盖所有饱受战争迫害的生命,包括侵略国的和被侵略国的。但吸引我的首先是来自梅汝傲的旁白,那么清晰、沉稳、理性,却也充满毫不张扬但饱满的情感。观众的情绪之所以很快会被导引到影片中,除画面外,可以说,此旁白贯穿始终,亦功不可没。  
 
    情节慎重而毫不犹豫地推进着,影片不断地以黑屏来转换着镜头,凝重、坚定,也喻示着梅妆傲的义无返顾。
 
    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那么在这两个小时中,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人类历史上惨绝人寰的侵略事实与否认事实的无耻第无数次地气愤与胆寒。
 
    数年前,因求学而往复穿梭,当宁静的夜晚,火车隆隆地驶过松花江畔,松花江上是倒映的星空与街灯,而多年前被铁蹄欺凌玷污的江水,在暗夜里广阔而平静地流淌。此刻,美丽的松花江那么恬静、那么优雅,松花江上仿佛不曾有过伤痕,不曾有过怒涛,也不曾有过被铁蹄驱赶得背井离乡的漂泊者思念而悲痛的灵魂。但无可否认,有时,平静其实并不意味着忘记,而是一种浩瀚而包容的情怀。
 
    影片中的表达是:除了灵魂已失控者外,所有的人都在反省,尽管因阶级、国度及认知所限而导致程度各有深浅。反省是人类最宝贵也最难为的品性之一,一时的反省在任何人的脑海中都曾闪回,但持之以恒的反省,哪怕是对即定事实的反省,却没有几个人可以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
 
    如果战后几十年里,所有的人一直坚持着这种反省,那么,日本的军国主义为何抬头?右翼势力为何张牙舞爪?跨越国境的合理索赔为何一败再败?战犯的灵牌又为何在靖国神社受人参拜?而国内若可一直保持警醒与清醒,那么所有所有诸如“在旅游景点穿日军军装拍照”“以玩乐忽视的态度戴日本军帽”“明星军旗装事件”“身为中国人却非日语不说”之类的事件也都不会发生。
 
    实际上,包括导演在内,许多人对于如今的事实都看得很清楚,不容乐观。就如同在一切终于尘埃落定,影片以梅汝傲的话外音“我尽力了”结束了那场旷日持久的审判之后,于片尾出现的几条字幕,它们仍旧以最沉重的笔墨提示着现实的严峻。
 
    严峻到彼国欲卷土重来的野心勃勃的昭然若揭与此国大幅度的忘却与背叛的由表及里。并有几许震惊:  
 
    震惊之一:此片在拍摄的过程中,各国的演员,甚至包括日本演员,都毫不犹豫地应下了片约,而担心影响自己的日本市场而婉拒片约,甚至逃避与导演见面的恰恰就是我们97年后,心肝宝贝似的搂到怀里的自己人——香港演员!
 
    震惊之二:身携如此意义的电影,步履竟如此艰难绝伦,几近夭折。制片人竟说跑就跑,毫无责任感可言,最终,导演不得不自嘲四大傻——炒房炒成房东,自己也成为投资商、制片人,以维持电影的进度。
 
    震惊之三:港台及国外的演员都可以理解导演拍摄此片时的难处,而对自己的酬金支付暂缓表示理解。站在门外排队等着闹着发晌的恰恰又是我们内地的某些老演员们。
 
    震惊之四:一部电影的拍摄,不仅仅为大家献上精神上的食粮,其拍摄过程竟也尴尬地为大家揭开了这样那样的丑陋与不堪。
 
    是不是我们自身也需恶者归罪,善者沧桑呢?
 
    无语……只能在此,向导演,向所有出演这部电影的演员,尤其是由于环境原因,自身发展与日本市场息息相关的港台演员,以及所有的工作人员致以最大的敬意,是他们为我们的记忆添上了虽非浓墨重彩,却不可磨灭的一笔财富。
 
    诚然,做为一名观影者,尽管感觉演员的演技都无可挑剔,但还是遗憾《东京审判》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比如朱孝天与林熙蕾爱情这条线在影片中的多余与漂移,仿佛一块赘肉,留着的确有碍观瞻,割掉或弱化才是硬道理。不然,经常看得正激昂的时候,情绪一下子就被这条软线融化,再激昂,再融化,将电影节奏弹拨得很是莫名其妙。
 
    另外,溥仪的扮演者似乎也未得精髓,尽管命运多舛,其也是王者出身,而此位演员却将溥仪演绎得颇为市井而激进,让人觉得滑稽而无所适从。相反,那个小偷却是表演得很出彩,生动。
 
    但同时,做为一名中国人,我可以原谅电影的一切不完美。一切的不完美都源于形式,形式的弥补相对较易,不易的是保住精神这无可替代的支撑与提醒。时间会带走一切,带走伤痛,也带走记忆。若没有这些支撑与提醒,我们及我们的后代将如何首先在精神上坚守这神圣而广袤的国土?
 
    审判虽在60年前就已结束,但我们都知道,审判的终极依旧未至。只有这样的影片越多,这样的了解越多,我们就越容易反省,越容易清醒,也越容易客观,摒弃一味的谩骂与仅能燃烧自己却无法照亮别人的狭隘之火,并从自身之崛起找寻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