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韦家辉的<天生购物狂>,突然有一种惊喜,也突然嗅到一种香港电影复苏(复苏不等于辉煌)的气息。当然,本片或许就好比专业摄影师眼中的傻瓜相机,只属于专业评论家与电影家眼中的口水电影,简单,商业。但它身上所折射出的明显属于香港制造的光芒却依旧如十年前那般鲜明,这种鲜明带着香港电影以小见大,从笑声中见反思的一贯特点,构思精巧却丝毫不复杂,使我这由于香港电影自身的原因以及近些年来被韩剧阻挡的双眼顿时明亮,被明知是虚假的剧情哄骗的心也傻呵呵地暖着。
对于一个由香港电影陪伴着长大的人来说,看到很久没有看到过的香港色彩如此浓郁的电影,是一种说不出来的亲切感归属感认同感除了禽流感以外的一切感,比看到借水行般却莫名其妙好评一片的<情癫大圣>的心要喜悦许多。
这种喜欢就如同喜欢吃上学时学校门口贩卖的小零小碎,或许不讲究也不大卫生,但是在回忆中它们却是最美味的东西,因为它们陪你一起长大,陪你一起度过一段最重要的人生岁月。或许你爱上电影是因为它,或许你爱上生活也是因为它,或许你爱上第一个男友也是因为它。
于是,看到在片中左一个右一个在大街上生孩子的邵美琪,我想起了当年香港电影电视中的青春邵美琪,也想起了“双琪夺面”中黯然神伤的邵美琪。而这个被张柏芝刘青云两度在街头接生的年华渐黯的邵美琪却配合着最近伊面和GIGI也情断七年之痒的新闻唤回了早已淡出视野与记忆中的当年冷艳身影,这是惊喜之一。
看到更骨灰一级的徐小凤,想起当年她在春晚的舞台上手指做势一推便推“倒”帅哥一片的那幕和低稳<心恋>的歌喉,不知当年多么让我羡慕与迷醉。而如今她以更加沉稳华贵的气质在片中在心理专家的身份指点四人的终身,让我觉得年华似水在她身上添得不是老态,却是一抹俏皮,这是惊喜之二。
又看到罗家英在剧中疯狂客串,骂出的脏话居然是“人是人的妈,妖是妖的妈”,便想起<大话西游>里那两个被活活罗嗦死的可怜可爱妖怪,碰巧新年的时候央视十套的<第10放映室>在香港电影专题中还特地播了N年前早已传遍大江南北的西游名段:“人是人他妈生的,妖是妖他妈生的。。。。你妈贵姓?”所以,尽管现在挂在人们嘴边的名段早已更新成了老罗语录和郭德纲的非著名相声,但依旧无法拒绝铁杆大话西游粉丝们听到“妖的妈”脏话时的会心一笑。而罗家英最后终于抱得美人归的结局似乎也祝福着他与汪明荃早日结成神仙眷侣的心愿吧,这是惊喜之三。
还要说其他吗?说怎么那么不合逻辑,张柏芝一个孤儿院长大的孩子,又常常失业,就算是用信用卡也不可能收藏那么多名品啊?说剧中穿插着的种种都市病,总有一种让你对号入座?说看多了悲剧,这皆大欢喜的结局忽入眼帘,才看到阳光早已趴在桌上,而随之展颜一笑?说电影里可爱的小女生命被一个一个的遗弃,却依旧以可爱的面目充实繁衍着这个世界?
不过,正如有些人看完报纸后攒攒卖掉,而有些人选择剪报一样,有些人看完电影后一笑了之,有些人看完电影后开始回忆和思考。比如说我,在想到以上问题的同时,突然间也开始对号入座,想自己是不是也有什么什么选择恐惧症呢?在看之前我在<春田花花同学会>和<购物狂>两者之间选了半天,却始终拿不准主意,这个OR那个?想得头疼时,某人不耐烦,大喝:你拉窗帘,我放片子,拉窗帘就只管拉窗帘,放片子的人选片子!咋样儿?
于是,英明如我立刻跑去拉窗帘,回来后<购物狂>开演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