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科普老外书展天津杂谈 |
周二早上4点半就起床,为了赶上去天津的第一班火车。一路狂奔加打车终于按时赶到北京南站,乘坐“和谐号”动车组,花费30分钟到达天津。
终于准时到达北京国际书展现场。
10点钟,开始作科普讲座,听者寥寥。我讲的主题是兰花,似乎大家关心的都是哪种兰花值钱,怎么能养好,至于兰花的其他神奇故事(比如,为什么兰花花朵会有奇特形状,兰花的种子为什么那么小),几乎不会引起听众的兴趣。
总算忍受完冷清的讲座。可以逛逛书展。参展的单位还是不少,中外展位挨个转了一圈。由于职业习惯,目光总是紧盯科普书籍。有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
老外的科普书确实漂亮,而且是完整的系列,从3岁幼儿就可以翻阅的图册,到学生阅读的简化读本,再到成人的科普书籍。
而中文的科普书籍是掐头去尾,既没有幼儿的画册,也没有像样的成人科普书,就靠着几本小学生读的“科普书”充门面。
好多人抱怨,国人的科学素养不如老外,看看书目的区别,就明白了。一个童年整天看图识字,看教育道德故事的人怎么会对科学产生兴趣呢?缺了这个基础,一进入校门,在繁重学业面前,有谈什么兴趣培养。
科普的市场是需要培养的,不注重幼儿科普,就想要成人科普书籍,岂不荒谬。
我们的科普书难卖,曲高和寡,很大程度上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多少真正感兴趣的读者(很多人其实是猎奇和附庸风雅),从娃娃抓起,一点都不假啊。
注:小时候经常读《少年科学画报》,也就此爱上了自然科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