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字连珠诗
(2010-04-11 23:37:04)
标签:
文化旅游 |
近日,在网上见到一首奇诗,诗曰:
機時得到桃源洞
忘鐘鼓響停始彼
盡聞會佳期覺仙
作惟女牛下星人
而靜織郎彈鬥下
機詩賦又琴移象
觀道歸冠黃少棋
读之不知的云,看其解说方知此诗为湖南桃源县西南十五公里的桃花源遇仙桥头石碑上的一首诗,属“半字顶真体”的离合诗,要从诗中间的“牛”字开始,按顺时针方向,由里往外旋着念,同时,每句诗末一字的一半又是下一句的开头第一字。得到一首七言律诗:
牛郎織女會佳期,月下彈琴又賦詩。
寺靜惟聞鐘鼓響,音停始覺星斗移。
多少黃冠歸道觀,見機而作盡忘機。
幾時得到桃源洞,同彼仙人下象棋。
(注:此诗之所以用繁体字写出,是因为其中“响”字的繁体写作“響”,下句的“音”字由此而来。)
此诗虽格律不整,拼凑牵强,但构造奇特,暗藏玄机,值得玩味。忽然想起十余年前(大概是一九九七年)曾到蒙自鸣鹫缘狮洞一游,曾见过一首半字连珠诗,诗文如下:
此山美景正堪期
下岩前论古诗
庙巍峨钟鼓便
深夜静斗星移
少灵根培佛地
曾劳苦费心机
时修好观音洞
与神仙下盘棋
此山美景正堪期,月下岩前论古诗。
寺庙巍峨钟鼓便,更深夜静斗星移。
多少灵根培佛地,也曾劳苦费心机。
几时修好观音洞,同与神仙下盘棋。
读之思之,诗的第一字似可将“此”改为“其”,成为最末一字“棋”的半字,则可首尾相接成环,形式上更加完美。至于含意,可能没有“此”字贴切,但此种连珠诗,为求形式奇巧,往往忽略格律,附会寓意,原诗已然如此,换此一字而连此一诗,似无大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