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郭奋飞江湖故事
郭奋飞江湖故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427
  • 关注人气:24,87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许家印的“国八条”怎么没动静了?

(2015-08-05 06:13:46)
标签:

体育

分类: 江湖故事
许家印的“国八条”怎么没动静了?

 足0比2完败于韩国,引起了各界人士的纷纷议论。有说国足态度有问题的,有说国足害怕受伤,影响后面的联赛争冠霸业。即使国家队内部,也有人公开表示,败因是“不拼”。既然如此,我感兴趣的是,为什么当初抛出“国八条”的恒大老板许家印此时默不作声了?按照以往的惯例,此时应该祭出罚款或停赛的杀威棒才对呀!
    遥想“国八条”出台之时,那是何等的轰动和隆重?全国各地的足球记者云集羊城,许老板一声令下,里皮也得在主席台下毕恭毕敬的聆听谆谆教导。很显然,那些“国八条”含有很深刻的政令意味,谁要是敢在国家队偷奸耍滑、出工不出力,随时都有被拉出去“弄死”的可能。一时间,国脚哗然。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与恒大的无限风光相比,如今的“斯家军”也沦为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了。当球队本身已伤兵满营,接下来又要面对中超亚冠双线作战,而在这两个战场上又都没有必胜的把握之时,许老板在他最该发声的时候选择了“沉默是金。”
    当然,这一切都可以理解,就算搞慈善也得自己先解决了温饱问题,总不能打着白条搞募捐啊。说一千道一万,与其抱怨俱乐部和队员们不重视国足的比赛,还不如请足协和佩兰反思一下他们的用人标准。当日韩都把东亚杯视为锻炼新人的鸡肋般比赛时,有必要主力尽出吗?况且,这些主力大都惦记着如火如荼的联赛争霸大业,如果在东亚杯上拼了个骨断筋折,联赛的巨额奖金自然要大受影响,谁也不傻啊。
    看看韩国队在和中国队比赛时出场的球员,其中大多数都是1993年以后生人。他们年轻而富有活力,更重要的是,这些后生很珍惜身披国家队战袍的机会,这可以让他们“鲤鱼跳龙门。”尤其当中超步入烧钱阶段时,这些韩国球员能够到中国比赛,当然要玩命的奔跑、拼抢,一旦被中超哪个豪门看上了,不就是有了额外的收获?天上就真的掉了馅饼。
    再来看看佩兰钦点的国足名单,别的不说,让34岁的郑智打主力,就有些莫名其妙。这样的老将,有经验有能力,水平早已被球迷和媒体所公认,但也应该承认,他已经没有了太多的潜质可以挖掘。这样的老将,应该当成重点保护对象,好钢用在刀刃上。而在这种无关紧要的比赛中让他上场,一旦伤了怎么办?如此高龄,一旦伤筋动骨可就是致命的,弄不好就要危及到运动寿命。更搞笑的是,郑智这次打的还不是他最擅长的后腰位置,而是客串中后卫。与其这么拉郎配,还不如给更多年轻球员机会。比如,建业的高大中卫毕津浩。
    不知道佩兰是不是注意过毕津浩的表现?自从贾秀全入主建业后,这个身高1米91的大个子就迎来了足球生涯的转机,既能打后卫又能打中锋,既有头球优势也有脚下功夫。老毕留过洋,心理素质好,今年攻进两粒进球,还都是关键球,价值六分。有贾秀全这名前亚洲最佳后卫的提携和指点,随着经验的丰富,毕津浩还会有更大进步。
    像毕津浩这样的球员,在各个中超球队都存在,他们年轻,有潜质,有责任心,缺的只是名气和经验。如果给他们机会,佩兰会迎来更大惊喜,也会使国家队的板凳厚度大大增强。
    一边抱怨那些“功成名就”的国脚出工不出力,一边不去为国家队挖掘新生力量,佩兰的选材的时机和标准都该进行总结和反思。亚洲杯的辉煌早已过去,老本是吃不了多久的,当许家印的“国八条”都沉默不语时,法国人就该想想自己的处境了。


特别推荐:三国秘史之法正与诸葛亮

法正是三国时期一个作用显赫的人物,但此人却是一个短命鬼,只活了45岁。而他真正在政治舞台上大显身手的时间满打满算也不到十年。但就是这十年,他把三国时代折腾的鸡飞狗跳,狼烟动地。他让刘备欣喜若狂,爱不释手;他让诸葛亮自叹不如,退避三舍;他让曹操仰天长叹:我得到了天下所有的英雄,为什么唯独没有法正呢?

 

特别推荐三国秘史之陆逊与孙权

关于陆逊,人们最了解的就是他帮孙权打了夷陵之战,火烧刘备的七百里联营,一战成名,一跃成为东吴集团的头号红人。不为人知的是,10岁丧父的陆逊还是跟着他的从祖父陆康长大的。而陆康却是在和孙权的哥哥孙策打仗时战败而死的。陆逊后来又娶了孙策女儿当媳妇。有国仇家恨的陆逊与孙权是一对怎样的非常君臣?出将入相的陆逊怎么获得了孙权的信任?后来又是怎样被孙权活活逼死的呢

足协杯:建业当成鸡腿 <wbr><wbr><wbr><wbr> <wbr><wbr><wbr><wbr>绿城当成鸡肋
扫描二维码,关注《gffjhgs》公众微信号,有更多好玩的东西在等着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