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业和亚泰的比赛之后,黄希扬发了一条微博:“我想踢后腰,为什么老是把我放在不习惯(的)边前卫位置呢?我长得象(像)打边前卫的?”
与黄希扬有相同感受的恐怕还有张璐。他一直认为自己攻强守弱,却始终被唐尧东摁在边后卫上。如今球衣换成了6号,但张璐还是在左边卫的位置上打满全场。而正宗的边后卫谭望嵩则一直在替补席上苦坐。
一个人才只有放对了地方才能体现出价值,这需要决策者的知人善任。从首战的排兵布阵上看,金鹤范还有很多需要改进之处——即便是一个奇才,放错了位置,也就成了庸才。
同很多外教一样,初到中国的金鹤范也是先海选,然后按照自己的思路组建球队。如此一来,建业首战的首发阵容只保留了李昭楠、赵鹏、张璐、徐洋这四名上赛季的主力。这等于是一支崭新的球队。但建业前年夺得联赛第三名的班底还在,把值得保留的东西全都扔到爪哇国,是否太奢侈了?
衡量教练的能力,一是看训练水平,一是看临场指挥。从首战的场面看,金鹤范的训练功力毋庸置疑。但要想在临场指挥上展现出明察秋毫的观察力和应变力,最起码的一条则是知己知彼。初来乍到的金鹤范,知彼暂且不论,就是连知己,恐怕还不如一些常年关注建业队的资深球迷。
事实上,建业队上赛季的阵容已趋于成熟。金鹤范聪明的做法,就是在原先的基础上进行超强纠错和拾遗补缺。比如,黄希扬是作为中场核心引进的,让他打边前卫自然大材小用;再比如,谭望嵩在边后卫位置上的能力已经得到了国家队的召唤,为何还要牺牲张璐的进攻能力?
现在的金鹤范,与其费力不讨好地把建业队推倒重来,还不如把提升球队的实力寄托在高水平外援的发挥和培养年轻球员的力度上。拿和亚泰的比赛阵容看,替补席上的谭望嵩、黄希扬、内托都具备打主力的能力,再加上场上的四名老队员,7加4的配合相比事实上的4加7,自然会熟练得多,获胜系数也会随之水涨船高。
没人怀疑金鹤范的能力,但即便拥有再宽松的环境,也没有谁会对成绩忽略不计。即便以磨合为理由,金鹤范也需要用成绩赢得更多的信任。沉湎于大刀阔斧的改造之中的教练组,倒不妨继承一下球队之前的宝贵财富。
特别推荐:三国秘史之法正与诸葛亮
法正是三国时期一个作用显赫的人物,但此人却是一个短命鬼,只活了45岁。而他真正在政治舞台上大显身手的时间满打满算也不到十年。但就是这十年,他把三国时代折腾的鸡飞狗跳,狼烟动地。他让刘备欣喜若狂,爱不释手;他让诸葛亮自叹不如,退避三舍;他让曹操仰天长叹:我得到了天下所有的英雄,为什么唯独没有法正呢?
特别推荐:三国秘史之陆逊与孙权
关于陆逊,人们最了解的就是他帮孙权打了夷陵之战,火烧刘备的七百里联营,一战成名,一跃成为东吴集团的头号红人。不为人知的是,10岁丧父的陆逊还是跟着他的从祖父陆康长大的。而陆康却是在和孙权的哥哥孙策打仗时战败而死的。陆逊后来又娶了孙策女儿当媳妇。有国仇家恨的陆逊与孙权是一对怎样的非常君臣?出将入相的陆逊怎么获得了孙权的信任?后来又是怎样被孙权活活逼死的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