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分钟,河南建业终于失球了,进球球员正是此前十分活跃的于汉超。这一进球让端坐主席台观战的杨楠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因为过程实在太冤枉了。
久久无法扳回比分,辽足球员开始越发急躁,场上动作十分火爆。在获得右侧定位球后,为了及早开出皮球,李铁与张璐发生争执,当张璐正往回走准备站好防守位置时,李铁从背后出黑拳打倒张璐,但主裁判因为视野不好并没有看到这一幕,为了顾全大局,张璐倒在地上翻滚了几分钟后,只能继续投入比赛。
这一暴行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建业球员的注意力,而临场指挥一直备受争议的唐尧东又在这时候用顾操换下了徐洋。事后看来,这一系列的错误让建业把到手的三分换成了一分。
任意球开到禁区被顶出后,防守出现混乱的建业队竟没有人跟出来保护,于是于汉超禁区线上很舒服地一脚凌空抽射,皮球从曾诚腋下滚进球门。
本来到手的三分,在最后时刻被换成了平局。似曾相识的换人,让人想起去年争冠大战中与国安的最后六分钟,也是换下徐洋,也是在防守对方定位球时,也是这样相同的经过,让胜利果实白白丢掉了。
在足球比赛中,有一些基本的常识。比如,如果后卫线不是出现了伤病,或者重大的失误,就尽量不要去调整。毕竟,调整进攻队员时,即使不成功,大不了不进球。但一旦防线出现不稳定,就会直接造成丢球。
在足球比赛中,还有一些是兵家大忌。比如,如果是对方马上要主罚任意球,千万先不要换人。否则的话,队员在对位盯防时会出现混乱,一旦被抓住机会,球门就会直接形成威胁。
前几年,国家队在长沙踢过一场比赛。对方主罚角球,这时候朱广沪换人,换上去的是陈涛。结果电视镜头一直跟着陈涛拍,当他跑到禁区的时候,已经是抱着头,满脸写满遗憾的表情了。为什么?因为他还在往场内跑的时候,对方的角球就罚了进去。由于中国队比人家少了一个人,他刚跑到禁区,对方已经抓着这个以多打少的机会,得分了。
那场比赛后,网上把朱广沪的这次换人骂的狗血喷头。最刻薄的语言是,为什么要这么换人?因为在国外,这种换人的方式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放水,是在打假球。
这么怀疑我们的国产教练显然过于恶毒。但有时候,这些低级失误却在比赛中一再重复。为什么连资深一些的球迷都明白的道理,这些职业的教练们却一再重蹈覆辙?
再说唐尧东。不是对他有成见,而是这哥们的临场指挥确实让人不敢恭维。以前有人开玩笑说,如果足球比赛取消换人,就是由首发的11人踢满全场,那唐指导肯定第一个赞成。因为他不是不换人,就是一换就出错,不管是常识还是大忌,在他脑袋里都没这根弦。
一个主教练的业务能力体现在两方面,一个是在训练场上,一个是在比赛场边。从建业队的状况看,唐尧东在训练时的能力没的说,但比赛时的洞察力和判断力,确实不是一般的差。
去年对国安关键时刻的一次换人,唐尧东换丢了自己教练生涯中的第一个中超冠军;这次对辽宁,他本可以用一场胜利,使自己摆脱三连败的阴霾,重新使帅位稳固下来。但这一换,又让三分变成了一分,下课的危险仍旧在头顶环绕。
没人指望唐尧东再出妙招了,只要少出些败招就谢天谢地了。从现在的情况看,他还会在建业的帅位上坐下去,他还会出哪些洋相?继续看着玩吧。
特别推荐:三国秘史之法正与诸葛亮
法正是三国时期一个作用显赫的人物,但此人却是一个短命鬼,只活了45岁。而他真正在政治舞台上大显身手的时间满打满算也不到十年。但就是这十年,他把三国时代折腾的鸡飞狗跳,狼烟动地。他让刘备欣喜若狂,爱不释手;他让诸葛亮自叹不如,退避三舍;他让曹操仰天长叹:我得到了天下所有的英雄,为什么唯独没有法正呢?
特别推荐:三国秘史之陆逊与孙权
关于陆逊,人们最了解的就是他帮孙权打了夷陵之战,火烧刘备的七百里联营,一战成名,一跃成为东吴集团的头号红人。不为人知的是,10岁丧父的陆逊还是跟着他的从祖父陆康长大的。而陆康却是在和孙权的哥哥孙策打仗时战败而死的。陆逊后来又娶了孙策女儿当媳妇。有国仇家恨的陆逊与孙权是一对怎样的非常君臣?出将入相的陆逊怎么获得了孙权的信任?后来又是怎样被孙权活活逼死的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