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篇小说《报战》连载25:秘笈

(2010-08-04 23:02:11)
标签:

队报

体育金报

发行量

萧正峰

长篇小说

潘如君

足球记者

燕浩云作品

文化

分类: 足球记者

也不知道原创者是谁,反正现在《队报》里流行着这么一首打油诗:“规规划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不顶萧正峰的一句话。”

经过前一段的多轮交涉和谈判,潘如君答应让萧正峰坐采访部主任的位置,但报告已经递上去好长一段时间,上面还是没批下来。萧正峰怀疑是潘如君阳奉阴违,在跟他玩拖刀计,只是敷衍他糊弄他。于是,这个无冕之王整天阴着脸在办公室寻衅。

大家都知道这家伙不是善茬,能躲就躲到一边,敬而远之。不过,对于萧正峰的才气,《队报》这帮人却没有不服气的。前几天,国少队在欧洲拉练时和对手来了一场群殴,在其他报纸都板着脸教训这些年轻后生时,萧正峰亲自捉刀攒了一篇《彪哥的群殴秘笈》,连潘如君看了以后也不由得拍案叫绝-----

一场足球比赛最终被演变成一场群殴,并且还有继续上升的高度。警方介入了,国少道歉了,而那个叫巡游者的对手呢?据前方的记者说,他们打完架后,纷纷到旁边的厕所里撒了一泡尿,然后就嘻嘻哈哈着离开了。

不就是群殴了吗?不就是打架了吗?没什么大不了的。最新的消息是,国少队决定有请彪哥出任这场群殴的形象代言人,兼任国少队今后群殴的场外指导。

在见面会上,彪哥上来就问:“O了?”国少队员回答说:“殴了!”然后,彪哥给大家绘声绘色的上了一堂名为“像男人一样去群殴”的战术总结分析会。

彪哥首先把高林提溜了出来:“你说你这个人,也是从少林足球的发源地里走出来的。你看看你给那个老黑使得是啥招数?你的师父是陈小二啊?他教你的王八拳啊?”彪哥一边示范着他那标志性的黑虎掏心,一边对高林说:“这你不会啊?你看没看过马大帅?”

高林说:“看啥马大帅啊,我们的电脑和手机每天晚上都得上缴。”彪哥一脸惊诧:“那不是女足吗?怎么男足也这样啊?到底都是啥路数啊?”

高林坐下,彪哥又把大曾揪了出来:“你说你这个孩子,看着挺精明的。怎么就不懂得宜将剩勇追穷寇的道理呢?”大屏幕上回放着大曾追对方一个队员,追到一半突然不追了的镜头,“你说你这是追狗呢还是撵鸡呢?你追你媳妇的时候也是这么追的吗?怎么能追到一半就放弃了?你不是一直挺崇拜坎通纳吗?那个凌空飞踹你不会呀?”

彪哥越说越气:“下次你再这个样子你就回家看养鸡场去吧。”

彪哥按下大曾,走到最后一排,将脸上还缠着绷带的郑小涛拽了起来:“大家要记住,群殴是一项集体项目,一定要团结,要在局部形成以多打少的优势力量。以后再像郑小涛这样一个人被对方五个人群殴的场面是绝对不能再出现了!”

彪哥从怀里拔出两个啤酒瓶子:“如果再碰到这种敌众我寡的局面,大家就用这个东西先咣咣震住场子,洋鬼子们也吃这一套。如果实在不行再跟他们死磕。谁怕谁啊?”

最后,彪哥语重心长地对正在埋头记笔记的足协主席说:“你瞎忽悠啥啊?你看你这个怂样子,道啥歉啊?自己的孩子被人家欺负成这样,还道个屁歉啊?干脆,再跟他们约一场,有我亲自指挥,我就不信殴不过他们!”

战术分析会进入尾声,彪哥指着墙上的标语要求队员们跟他一起念:“看成败,人生豪迈,大不了从头再来!”随后,他举起右手,潇洒的做了一个手势:“O了!”

这篇稿子被评为《队报》当期的最佳稿件。而萧正峰则在评报栏里意味深长的写了这么一句话:群殴秘笈都传授给大家了。以后再碰到这种场面,希望不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否则,即使彩票也无法弥补我内心的创伤!

众人这才醍醐灌顶,如梦初醒。原来萧正峰是在借题发挥,指桑骂槐啊。

 

这天下午开例会时,潘如君向大家通报了一个好消息:《队报》的发行量突破了20万,离《体育金报》的距离已经不远了。他还信誓旦旦的给大家画了一张饼:如果我们今年的发行量能够超过《体育金报》,《队报》将投资兴建一幢十层的大楼,下面四层办公,上面六层全都是给员工的福利房。

报纸的发行量就像女人的年龄一样,只能猜不能问。《竞赛》早期还在报纸上公布每期的印数,以此来证明他们是这个行当中的老大。但近年来随着体育市场的萎缩,他们也悄悄的把那个数字从报纸上拿下来了。他们对外仍宣称发行量有200万份,但那只能蒙傻子。实际上能有80万就不错了。其中的水分大得很,这主要是骗人来登广告,全国所有的报纸杂志都是这么操作的,也就没人觉得不好意思。

《体育金报》对外虽然宣称有100万,但他们和颠峰时期相比,早就今不如昔了。

潘如君让发行部门专门到市场上调研过,很多报摊现在都不卖《体育金报》了,因为他们不受理退报,如果卖不出去就烂在手里了。没有哪个报摊愿意冒这么大的风险。潘如君得到的情报是,《体育金报》的发行量充其量也就30万份。

《队报》创刊时间不长,但从目前情况看,八卦的东西还是很有市场的,这也就不难解释发行量为什么蹭蹭的往上涨,如果再努努力,今年超过《体育金报》也不是没有可能。

尽管大家都觉得潘如君这个承诺过于遥远,基本上不靠谱。但年轻人们仍然对此心存幻想,现在的房价多贵啊,要是能把房子问题解决了,那可就去了一块心病。

众人开始热烈地讨论起办公兼宿舍大楼应该建在哪里。有的说要建在繁华的天河区,这样交通购物都方便的很;有人说最好建在行政区附近,那里花繁叶茂又是文化区,工作和生活更有品位。

开完会,下期报纸的选题,策划和版面刚刚安排好,萧正峰戴着耳机一步三晃的走了进来。他只瞟了一眼挂在墙上的白板,二话不说,便抄起板擦,把上面的“版面安排表”擦了个干干净净,随后,自作主张,自说自话,按照自己的思路重写了一遍。

这种“暴行”把所有的目光都吸引住了。人们窃窃私语,指指点点,瞪眼睛看着,却敢怒不敢言。他们知道萧正峰是《队报》里的无冕之王,连潘如君都要让他三分。

危难时刻,官居副主编的李阳大义凛然地走上前去,反讥道:“萧总有什么指示?来,我帮你写。”说罢,从萧正峰手中夺过笔来。

萧正峰将计就计,顺着秆子往上爬:“好的,我说,你记录。”李阳把笔一摔:“好个屁啊好,开会的时候你不来,开完了你瞎改什么啊你?”萧正峰也不示弱:“我改当然有我改的道理,你他妈的懂个屁啊?就知道下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