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篇小说《痞球》连载(13)

(2009-06-06 13:57:23)
标签:

足球记者

球员

声名狼籍

赵连英

长篇小说

燕浩云作品

痞球

文化

分类: 痞球

说完这话,金卜通也没当真,他以前也给赵连英开过几次这样的玩笑,但都被对方婉言谢绝了。

 

赵连英知道,和记者这个行当比起来,足球俱乐部总经理的名字虽然好听,收入也不少,但毕竟那是个高危行业。如果球队成绩不好,总经理也难免充当替罪羊的角色,再者说了,足球圈里的水太深,各种关系和利益错综复杂,犬牙交错,不是一般人能玩的转的。

 

以前,赵连英也目睹过其他同行转行朝足球圈里发展,但不是混的声名狼籍,就是销声匿迹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金卜通再次提起这茬儿,赵连英还真的心动了。赋闲的这几个月里,他也仔细为今后的日子盘算过。

 

怎么办?《队报》黄了,还换个地方干足球记者吗?仍然继续和那些垃圾新闻打交道吗?这种日子赵连英早就过够了,即使混的好一点儿,以后能当个主任,或者副主编又能怎么样?每个晚上不是还要撅着屁股值夜班签片出片吗?每天不是还得过着早晨从中午开始的黑白颠倒的日子吗?

 

在外人看来,足球记者是一个风风光光的职业。一年到头,全国各地出差,时不时的还能出国采访,这个职业让那些球迷们羡慕死了。

 

尤其是前几年,甄燕闹出的那个天价转会费的事情,更是让人们对足球记者刮目相看。有一次,国内一家机构在评选“高收入职业”排行榜时,还把足球记者给列了上去。

 

当时看到这则新闻时,赵连英脸上堆满了苦笑。真是光看见贼吃肉没看见贼挨打啊,这世界上,到目前为止也就出了一个甄燕,还被外界无限扩大化了。

 

足球记者最风光的时代已经悄然远去了,早就不是那个人傻钱多的时候了。

 

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句话最近几乎成了赵连英的座右铭了。什么都是假的,有钱才是真的。记者有什么了不起的?说到底无非还是一个写字的,吭吭哧哧写一辈子又能怎么样呢?还不够那些球星们塞牙缝的。

 

就拿前几个月的世界杯来讲,赵连英就见识到了那些球星们挣钱有多容易了。

 

一家门户网站体育频道的副总编是赵连英的好友,想托赵连英找几个国内球员在频道上开个专栏,点评世界杯赛事。当然,这些球员要有知名度,要能给网站带来流量。

 

世界杯是四年一度的盛会,更是各路媒体的兵家必争之地。前几年,这种竞争主要发生在几家专业报纸当中。但随着网络的普及,几家在国内有影响力的门户网站把战火烧到了这个战场上来。

 

和体制内的报纸比较起来,这些网站都是在纳斯达克的上市公司。这种挥金如土的较量,和报纸间的竞争比较起来,简直是大巫见小巫。

 

一个网站为了击败另外几个竞争对手获得一届综合运动会的官网承办权,竟然不惜血本,前前后后投入了将近一亿人民币,才击败对手,竞价成功。

 

那个副总编给赵连英开出的专栏价钱是一万块。“你就找几个你熟悉的球员,如果关系铁的话,你可以替他们执笔,反正就是用他们一个名字,我把钱给你也行,只要那些球员没意见,不惹纠纷就没问题。”

 

赵连英喜出望外。在他看来,这等于是天上掉馅饼。按照他的人际网络,这钱就跟白捡一样。

 

他首先想到的就是他自以为私交最好的小老乡白志威。白志威还在预备队的时候就认识了赵连英。那时候白志威管赵连英一口一个的叫大哥。

 

后来,白志威顺风顺水,一路飘红,去年还以队长的身份率队获得了联赛冠军。同时,还是国家队的后防核心。

 

赵连英拨通了白志威的电话,他想,按照他们两人的关系,借用一下白志威的名字有什么大不了的?没准白志威一客气:“什么钱不钱的?你就全权代理吧,我就不要了。”嘿嘿,那多好啊。

 

果然,白志威一提到钱就一嘴的谦逊:“钱无所谓,不过这事我都没工夫打理,都是我的一个朋友在管,你跟她说一声就行,别跟其他媒体搞冲突了,这一段好几家网站都找我评球呢。”

 

赵连英按照白志威提供的号码又拨了过去,那边是个女性。一听到赵连英自报家门,就连连恭维:“ 赵老师啊,你好你好,久仰大名。”

 

切入正题,赵连英就大吃一惊。

 

那女人俨然一副经纪人的嘴脸:“又评球啊?世界杯一个月呢,是每天都评呢还是只挑重点场次?如果每天都评,一次专栏一千,三万块钱就搞定了,这是最低价啊。”

 

赵连英心中暗骂:“一次一千?你以为你是书法家?你以为你是卖字的啊?”

 

差价太大,这笔生意眼看要谈崩。

 

不料,挂了电话之后,那女人的电话没一会儿又打过来了,“要不这样吧,两万块钱,这可是看在你这个大记者的面子上,不能再低了。你们就用白志威的名字开专栏,也不用让他亲自出马,找个枪手顶替就行。”

 

赵连英这次开了眼界,只要用用名字,就能挣两万块钱,这钱也挣得太容易了吧。以前当记者时,要撅屁股弯腰写多少字才能挣够两万呢?

 

赵连英想,以后有儿子的话,我一定让他踢球去,踢不成球星就打假球,有钱挣就行,其他的,管他妈的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