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走马灯一般,女足的主帅在应接不暇的更迭。惨败阿尔加夫之后,尽管民意上都支持马良行回归,但从高层的反应看,这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原因就是因为小马哥太特立独行,对领导的意图和思想不能贯彻和领会,还有不少抵触情绪。尽管所有的人都明白,依照马良行的人气和能力,他几乎是能够让铿锵玫瑰止跌反弹的唯一人选。
在国际上,各国足协都设有教练委员会或类似机构,负责对候选教练的筛选和在任教练的评估,成员都是专家,也有一套不断完善的程序。但在中国,虽然也有类似的游戏规则,但长官意志还是会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最终的结果还是行政领导说了算,至于借口和理由,自然是说变就变,随心所欲,总是有理。
在教练任用上,中国足协一再犯下外行领导和长官意志的错误,从张海涛到裴恩才,前者是因为有八级英语,后者是因为在中超战绩不俗,而他们之所以以黑马的姿态跃然而出,就是因为相关领导一意孤行,暗箱操作,结果不是输的底朝天,就是眼看前途渺茫,只得挂印而去。
并不是说一定要是足球运动员出身才能担当足协领导。问题是,谢亚龙这些战略管理者并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政策方针的把握和宏观调控的管理上。他们总是自我感觉良好的插手于专业性很强的微观事务,由此不断犯下低级可笑的失误和笑话,使得具体工作变的一地鸡毛,并造成一系列的灾难。
科学化、民主化是政府部门必须的工作方式与程序,但中国足协却一直是个例外。本来是一项很专业的集体事业,最终许多重大的决策却是由个别不专业的人做出。
谁都知道,目前中国女足的症结不在主教练,而在于薄弱的基础和匮乏的人才。没有得力的球员,再高明的战术再精致的打法也难以贯彻,因此,现在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聚拢已经跌落的人气,使现有的球员尽可能的发挥出潜力,如果继续进行轮盘赌一般的换帅游戏,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折腾至死。
马良行会再次出任中国女足的主教练吗?这样的问题其实已不重要。没有科学理性的思维,也不把工作经验和业务能力当成考核教练的重要条件,只是凭借个人喜好来任意妄为,这样的工作方式就像是撞大运,大多数的时候都是被撞的鼻青脸肿。
3月18日<现代快报>专栏稿件
精彩推荐
前一篇:最爱是我家
后一篇:变阵, 紧张, 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