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律师要想出名 专咬“敏感部委”

(2009-04-29 19:06:58)
标签:

法律

铁路建设

动车

建设投资

中国

质疑

票价

杂谈

分类: 时评天下

 

律师要想出名 <wbr>专咬“敏感部委”

 

(和谐号动车组)

 

律师质疑铁道部,在法制社会里,这是个很正常的新闻。律师乃至公民都有权利向政府部门咨询,政府部门也有责任和义务依法依规作出解答。铁道部能就建设投资、动车票价等问题专门回函解答,本身就是一个值得肯定的姿态。当然,答复能否令人满意,各自有不同的利益出发点,不可能谁想听什么我就说什么,那样,反倒不是件严肃的事情。通过媒体了解铁道部回函,我以为不是很圆满但基本过得去。

如关于2万亿投资的问题是不是其内部审计的问题,铁道部已经作了大段说明,但我个人认为尚未完全说清。其实,对铁路两万亿投资的监管,除内部审计外,外部监审机制也很健全。据说,最近国家专项检查组就下来频繁检查了铁路重点工程建设资金使用情况,每年国家审计暑、特派办对铁路建设投资、经营状况的审计也很常态,很严格。加上现在铁路建设施工部门剥离出去后归国资委管理,铁道部、地方政府及国家相关科研、设计部门对建设前期的可研论证、立项审查,已形成常态联动的工作机制,什么样的地形地貌,建设什么等级的铁路,每公里铁路造价,总投资规模等,这些最后都要经过国家发改委严格的审批,大的建设项目立项后的招投标程序,也比较透明规范,很多信息也是公开的。

除国家投资外,还有一块建设是铁道部采取与地方战略合作形式进行的,各省市也都成立铁路建设办或者铁路建设投资公司,专门从事地方投资铁路建设监管事宜。在这一方面,应该说,管理总体是比较严格规范的。现在,铁路投资规模比较大,公民关心关注很正常,但对于咨询的回答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只能大概言之。

况且,一个律师并不代表全国人民或者“两会”代表,如果国家建立一些诸如国外议会就重大问题定期约请“行政官员”到会接受咨询的制度,那铁道部就应该认真准备,既给代表以认真回答,也是对人民的一个交代,这是民意代表所具有的职责和权利,因为代表的问题往往集中了民意和民智,相对具有共性而非随意。而作为普通百姓,“一百个观众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每个人或多或少存在不同的想法和利益诉求,如果每个人都就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来质问一下国家部委,那国家部委岂不成了“114”查询台,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精力回答,如果真要回答,最多也只是信访部门的事情。而据报载,此次回复是以铁道部名义回函,体现了铁道部对民意的充分重视,不管结果如何,也不管铁道部怎么做,作为律师其目的已达到,名气上已得分。

另一个问题说到动车组票价问题,铁道部拿出国家计委(国家发改委前身)的文件来解释说明,应该说是有国家法规依据的,如果律师对此不满意,真正为旅客着想,就不应纠缠在所谓价格听政程序上,而是应该认真研究这个规定,看看动车组票价的确定是否符合这个规定,甚至可以抽样几趟动车按照基准价及其调整系数的原则进行测算,看目前动车组定价是否合理。如果一味纠缠于所谓听证程序,那么,前段时间,国内几大石油公司在国际油价并为大幅攀升的情况下莫名其妙突然涨价,是否也要听证?几家联手涨价,民航局暗地也同意了,而民航局对此的解释却很轻巧地一语蔽之,这属于企业权利范围内的自主调整。

为什么,因为民航市场化改革基本到位,大家似乎对民航局的行为就很少责难。铁路体制目前实施的统一管理,自有其存在的道理,但体制机制的改革仍需进一步推进和完善。今天的中国铁路除了履行大量半价优惠、保证重点物质运输等公益性任务外,同样也有企业的经营行为,除了铁道部,其下属的各铁路局都是企业,人家既要确保大动脉的安全畅通,也要穿衣吃饭,人家在国家政策允许的框架下行使那么一点自主权就这么难?更何况,铁路长期开行大量等级较低的普通客车,确实方便了收入偏低阶层的广大旅客,但其票价之异常低廉也是不争的事实,即便在这几年燃油、原材料和人工成本明显增长的压力下,在为解决运输紧张问题不断加大铁路建设投资的情势下,铁路没有因困难和压力而涨一分钱,这在连续多年春运得到了印证,老百姓也认帐。但是,不涨价不等于所有列车必须“将优惠进行到底”!

既然铁路局是企业化经营,那么它就不得不算成本帐、赢亏帐,同样需要按市场规律办事。铁路运输产品按照差异化营销的理念,在不违反国家政策的前提下,开行高中低档不同等级的旅客列车,并根据列车等级的运营成本核算,合理制定不同等级列车的票价,其中就包含了“优质优价”的概念。这种价格差异性的客观存在,在中国任何一家服务行业,包括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宾馆、酒店、医院甚至房地产商的开发经营中屡见不鲜,以商品房价格为例,同一城市不同地段的楼盘差价也很大,那才是真正的暴利。可是,这类定价有听证吗,房地产商有人抨击吗?政府有关部门又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即便在当前的经济寒流中,我看王石、潘石屹等人照样凤光的很。

而铁路在负重经营的严峻形势下,对不同等级列车采取差异化定价机制,我感觉这完全符合二元结构的中国国情,可以满足不同层次旅客出行多样化的选择。既方便了老百姓不同需求,也是中国铁路发展进步的一个标志。如果,你认为动车组票价超出了你个人承受能力,你也不需要太赶时间,你完全可以选择同一方向票价相对低廉的列车出行啊!这如同你吃在大排挡,还可能为几元钱计较,而一旦进了三星级以上的宾馆,你会反复去找店家要求菜金、住宿打折吗?除非人家自己搞优惠活动,否则人家冷冷一句话,“吃不起,住不起、你跑这干嘛来了?”还不得把你给噎死?

中国又好又快发展需要高速铁路,而高等级列车的开行对于人们缩短时间、提升效率,进而拉动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明显,尤其地方政府对此要求强烈。然铁路耗巨资建设的高等级铁路,制造出性能先进但也价格不菲的动车,它毕竟不是全部用来搞福利和公益的,是要靠运输收入来支撑其日常运营,支撑200万人过日子的,并且,据我所知,目前铁路员工的日子本来并不怎么好过。在此基础上,还要挤出有限的资金来到处建铁路,人家容易吗?想想这年头大家都不容易,对一些本来不是问题的问题,就别再纠缠不休了。

前有郝劲松,现有董正伟,这算是跟铁道部较上劲了,因为律师在中国打官司实在是件很麻烦的事情,而时常制造些所谓的“公众话题”,随意玩玩咬“敏感部委”这类疑似“官司”,就上书律师而言,横竖都是胜利,赚得就是名气,否则,就没有必要那么刻意到媒体和网络上去“招蜂惹蝶”。对此,铁道部其实大可不必过于敏感,而应以”平常心“待之。我想,律师爱琢磨问题是件好事,尤其肯替老百姓“出头”更是好事,但“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如果律师真要出名,还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好好为老百姓打官司上;如果律师真有正义感和同情心,那就多为那些没钱打官司的弱势群体提供一些法律援助服务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