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跟风涨价火车票是否也该动动了!

标签:
财经货运量铁路金融风暴民航涨价杂谈 |
分类: 时评天下 |
(传说中赵本山坐过的老版火车票)
近期,国内成品油价悄然上涨,一些相关企业也蠢蠢欲动。据称,从4月20日起,国内航线机票销售实行新的运价体系,机票普遍上涨一成,这一方面案已得到民航局许可。而民航局对此却事一再发出声明,称这只是航空企业的自主调整,是人家的经营自主权。不过,据有关媒体记者调查发现,几大航空公司负责人此前曾共同谋划上调机票价格,而最终确定的涨价方案也得到了民航局相关管理部门的许可。
今年,民航、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业普遍遭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影响,货运、物流业务量明显下降,而宏观经济形势走向的不确定性,使得货运、物流业一时难以走出低谷,几大运输业普遍陷入货运量低靡的困境,各项任务指标数与往年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一些运输企业的经营状况尤为堪忧。
铁路运输历来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另据4月16日《人民日报》报道:铁路货运量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反应最为敏感,也最能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从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与国内工业增速下滑的影响,铁路日均装车数、货运量均有所下降。
今年1至2月,铁路日均装车数为133681车,比去年同期减少5.1%。进入3月份,铁路日均装车量约为13.4万车,而去年铁路在受到雨雪冰冻灾害的影响下,一季度的日均装车数还达到了144587车,目前该指标尚未恢复到2007年水平。
1月至3月,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完成76624万吨,货运总周转量完成5858亿吨公里,其中3月份货运总发送量完成26521万吨,环比增长2.4%。但考虑到1—2月春运期间货运让位于客运的客观情况,环比增长量并不代表运输需求已经回暖。
而实际上,从去年10月份开始,货运需求就已经出现连续下滑,12月份受企业补充库存和预期好转的影响,铁路运输量曾一度出现短期反弹,但今年前两个月受春节放假和需求不振的冲击,货运量再次陷入负增长状态。与去年一季度铁路完成的8.12亿吨货运量相比,今年这一指标同比下降了约6%,表明在最终需求降低的影响下,制造业生产活动仍在萎缩。
在这样的局面下,许多交通运输企业本着“东方不亮西方亮”的原则,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把经营补歉的重点放在做大客运蛋糕上,于是,在运输业就有了“以客补货”一说,即通过增加热门方向客运班车、优化客运产品结构、改善服务来吸引客流,增加运输收入。如铁路“4.1”新图调整就充分体现了这一思路,民航业本来定价机制就比较灵活,尽管其在航班、航线和服务上也想了不少办法,但仍然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因此,国内几大航空公司联手实施涨价之举,也属无奈,但在当下的经营困局下又不得已而为之。
问题是民航涨价了,相对于高端旅客为图省时快捷,乘飞机出行依然是他们的第一选择,而受机票涨价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金融危机情势下个人收入的递减,加之铁路近年实施的提速战略,进一步拉近了主要城市间的距离,而铁路而除动车组外的其他列车的票价依然比较低廉,那些过去在飞机和火车中择机而动的中端旅客,有相当部分将可能改乘火车出行,这无疑将加大铁路的运输压力。
铁路作为大众化的交通工具,目前同样面临经营窘迫的困局,如果客流大幅增加,而客票依然长期徘徊在低廉价位,一是重点时期“一票难求”的状况依然难以改变;二是可能因为客流过大可能影响列车服务质量;三是铁路运输必需的设备设施将无法得到改善。更主要的是,目前,因大规模铁路建设投入和大量廉价列车运营的矛盾,加上金融危机雪上加霜的影响,使得铁路本来就资金紧张的问题将变得更加突出。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在一些铁路运输企业,已经出现比较严重的亏损局面,加上近年一批铁路新线建成投产后将开行不同等级的各类列车,这意味着必须加大新的投入,如果,仍然按照老价格、老设备支撑其运营,仍然在企业性和公益性的夹缝中里外不是人,铁路运输企业不堪重负,其亏损局面将进一步加剧,铁路扩大再生产能力必将受到严重影响,正常的运营乃至今后的发展都将难以为继,其便民利民服务目标的实现将变得遥遥无期。
有鉴于此,建议民航机票涨价之后,国家有关部门也应适当考虑铁路客运目前的低廉票价问题,使之更趋合理,更符合市场规律。当然,大凡涨价都会引起一些社会舆论和某些民众的置疑,尤其在当前经济“寒潮”中跟风也似乎不妥,但铁路票价长期受困于体制机制,实在有违价格的基本规律,不涨其后果会更加严重。如果以短时小幅的阵痛,换来的是“买票难”“乘车难”等问题的迎刃而解,换来的是装备水平、服务质量大幅的提升,换来的是铁路基础产业长远、健康的发展,笔者以为,此举利远大于弊!
此文已被多家网站转载链接:
前一篇:南昌局“4.1”新图宣传片
后一篇:明星乱代言谁是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