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俊以想表白些什么?

(2008-10-11 15:11:10)
标签:

圈子

央视

刷子

春晚

张俊以

电影

相声

歌坛

娱乐

宋丹丹

分类: 时评天下
近来,一个已经在人们视线中消失已久的人物突然冒了出来,成为媒体追逐的热门人物,他,就是当年的“词坛怪杰”兼“成功企业家”张俊以先生。
曾经红极一时,央视春晚以及大型综合性晚会上,人们时常可以看见这个一双缝眼,戴着眼镜,留一头卷曲长发,颇具艺术家气质的男人,面带微笑地在前排就坐,他作词的《向天再借五百年》、《母亲》、《咱老百姓》等作品也确实风行一时,在很多人心目中,张俊以算是一个既有商人头脑又有文艺天赋的成功人士。
然而,一夜之间,张俊以从前排就坐到涉嫌身陷诈骗身陷牢狱,他也实现了由天使到魔鬼的丑陋转身。一时间,对他品行、为人、能力和作品的质疑不绝于耳,直至央视文艺名导赵安受贿事件东窗事发,似乎也与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于是,媒体对其的贬损几乎到了斩尽杀绝的地步,骗子、痞子、混混一说甚嚣尘上。
这种典型的“文革式”的攻击方式,确实可以把张俊以“批倒批臭”。但我就不明白,一个骗子和混混,怎么就那么轻易地骗到文艺圈的核心地带,怎么就那么容易地成为央视前排的常客?仅仅是一个收了点好处的赵安导演的力捧恐怕不至于此,如果真是如此,那起码说明张俊以多少有两把刷子,否则,在央视文艺圈这样大腕云集的地方,仅仅有一把票子而没有几把刷子,不可能成就当时张俊以的风光,也不至于后来闹出那么大的动静。
张俊以出狱后,据说依然风光,昔日“名人效应”的余辉让他依然可以大碗喝酒,大声说话,作为一个自由人,他现在可以把他憋在肚子里的委屈对着媒体表白一番了,听了他的一席话,无非表达这么几层意思,一是虽然他知道很多事但他没有乱咬人,更没有咬赵安,而是“把所有痛苦都自己扛”;二是他张俊以即便在监狱也是懂江湖、讲义气之人,曾经给刘晓庆送了一件衣服表示慰问,他做人一点不差。
从他的表白中,我愈发明白了文艺圈子的江湖含义,也渐渐知道了当年在这个圈子的游刃有余,与他在这方面的刻意而为有很大关系。试看今日之演艺圈,小圈子的痕迹越来越明显,江湖的色彩越来越浓烈。电影圈的张艺谋、陈凯歌、冯小钢自成一派,各有其基本的“御用演员”;央视从过去的赵安、孟欣到郎昆,也各依仗其“嫡系部队”;歌坛那几个“曾经的大姐大”即便徐娘半老,想生个娃儿便休息个一年半载,要想出山依然是风光无限;相声、小品届则更是江湖林立,鱼龙混杂,相声界正派掌门人姜昆,邪派掌门人郭德刚,各执牛耳,互不买帐;小品界赵本山独霸东北市场,把持央视大台,其他潘长江、黄宏、郭达之流顺势而为,各打算盘。
十几年过去,演艺圈子划地而牢,欺行霸市,任尔江湖风云起,老大稳坐钓鱼台,就是这样一个圈子,形成了“潜在规则”,统占了文艺舞台,“强奸”了民众眼球,即便有的已经“江郎才尽,黔驴技穷”,因为有圈子“老大”罩着,有江湖规矩护着,什么新人、新歌、新面孔,不在圈子,统统靠边,而江湖“老大”的七大姑八大姨,甚至子孙儿女,管他有无真本事,一番江湖班子刻意打造,几次江湖老大“站台背书”,逮着机会露个小脸,出个场子,成名却是轻而易举。难怪宋丹丹彻底厌倦了江湖之事,宁可坐牢也不愿上春晚了。
张俊以太明白了其中的规矩,不管他是否还想踏入这个是非圈子,但“德行”一词已经成为他心灵的负累,所以,他要大声表白,我懂江湖,我讲义气,我甚至保护了很多人。如果真是那样,说者有意,而听者则更要小心,既然我张俊以为你们吃了那么些苦,扛了那么多事,现在,我出来了,该是“你们”回报一些给我的时候了。最起码,刘晓庆因那次“狱中送寒衣”,怎么着也得为张俊以先生整一套象样点的世界名牌西装,以备下次出席正式场合端坐前排之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