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杯是欧洲的狂欢节,服丧期内的中国人,地震的余痛未消,中国足球偏偏“在伤口上撒把盐”。
可能中国人悲情意识实在太浓,吃大亏刚强无比,吃小亏却斤斤计较,一场世界杯预选赛,让悲痛中的中国人更添愤怒,怒到极致是无言,于是,便有了“中国足球,我们对你无话可说”的一幕。
据说中国对伊拉克战后,天津球场内万众喷发出“愤怒的吼声”,如果不是安保措施得力,估计这帮家伙会被撕成碎片。
谢谢中国足协有个“又哑又聋”的主席,国足出线的牛皮刚吹破,不几日,又去找国奥讨“牌牌”,一个行将溺水身亡者,首先考虑的不是中国足球如何上岸,而是去捞北京奥运会的“救命稻草”,其“丑陋无比”再次让人无言。
欧洲杯俄罗斯队最后力擒瑞典出线,原来主帅是神奇希丁克,联想到之前韩国人请来希丁克的骄人战绩,我们深感,一个好教练对于一支球队该是多么多么的重要!
上届世界杯落败后,曾经有一箩筐待岗的顶级教练等“组织”挑选,我们没有珍惜,其中就有希丁克、特鲁西埃等等,当然也有时任加纳主帅而终成正选的杜伊,虽然杜伊把加纳带进了16强,但从现场指挥看,很大程度取决于杜伊赌徒式的匹夫之勇以及加纳球员个人能力。
当初为什么偏偏挑选了杜伊?回顾中国国足选帅史,除了米卢算是选对一次,其它则完全是一本糊涂帐,什么施拉普纳、霍顿、阿里.汉,基本是一些无名鼠辈,资历和才干的缺陷必然造成底气不足,为满足足协功利之需,只得耳提面命,最终的结果是一茬不如一茬。
而众多名帅落选的理由,无非有三:一是要价太高,足协难以承受;二是个性太强,不好协调沟通;三是拒绝土帅,要带自己的班子。
回头想想,这三条理由,没有一条成立,试想,中国足球折腾了多少纳税人的冤枉钱,养肥了多少球员、黑哨和中间人,难道就单缺一笔请好教练的钱?
言及个性,我以为,没有个性的教练不是好教练,中国人说的所谓“才气”,有才之人固然有一种气韵。既然土帅没本事,足协管不好,为什么不可以放手让别人管?为什么非要人家遵循中国所谓“国情”,在一班昏官面前唯命是从?
说到教练班子,为什么非要按照你足协的牌局,弄个领队、教练助理去搅和,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请别人来,完全应相信人家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远在土帅之上,人家按照自己的训练思路和方法,根据客观需要请来自己中意的体能或守门员教练,完全应该尊重。
足球是个国际通用符号,只要我们不人为“下绊”和“使坏”,少来跟人家讲一些“潜规则”,就没有什么“水土不服”之说,民族主义色彩那样浓厚的韩国人都能做到,一个泱泱大国为什么就不能敞开胸襟?
中国足球本质的糜烂,绝不是北京奥运拿一块牌牌所能解决的,中国足协根本的昏庸,也不是换一两个掌门人所能改变的。但从解决主要矛盾的角度看,不惜血本,请一个好教练是当务之急,国足落败不是理由,早作谋划方为上策,千万不要等若干年后再去放屁——爱你一万年!
中国足球的困局落到这步田地,现在要求足协大手笔做这单买卖可能有些勉为其难,建议国家体育总局要及早介入,如果真因请希丁克而缺银子,我愿意尽一分心力发动网友集体募捐,自己也准备咬咬牙再捐一份“特殊党费”!
我知道,此帖一发肯定挨骂,希望众网友对本人和中国足球手下留情,善哉善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