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南之美 美在周庄

(2007-09-27 10:19:38)
标签:

文学/原创

随笔/感悟

旅行

分类: 湖光山色
   上天为什么单单青睐这块土地,阳春三月的江南水乡,那掩映不住如妙龄少女般扑面而来的气息,把苏锡沪这片水乡泽国装扮的分外清纯,河汊交错,清波潋滟,小船在河面上轻悠的行着;柳影婆娑,田垄金黄,那建筑精巧得不知该称为农舍或是别墅的农庄,让你深感富庶的真正含义。
   
    走出大都市的轮廓,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富有别样的美丽,远处和近处的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江南园林般的灵秀,虽然,原野自然天成的构图没有园林建筑刻意的雕琢,但散落于田园中随处可见的水泽烟波的情趣,,梦里江南的清灵,则更加的令人惊讶和流连。

    记得有人说过,小即为美。江南水乡小家碧玉似的布局风格,似镶嵌在中国版图上的一颗明珠,那般清新,那般明快,置身其间,你会自然而然的浮想起张继的《枫桥夜泊》,想起“小桥流水人家,杏花烟雨江南”悠远绵长的意境,不要以为这样的意境仅仅在苏州才有,今天我所游历的周庄,可以说是集中了江南水乡的大成,或者说,如同一座江南水乡古风旧貌的微缩景观,但又有别于时下的人造,她的保留就像一个矜持而古朴的少女,面对滚滚红尘的纷纷扰扰,依旧深刻地留存着的那段历史,刻守着那片传统。
   
    因为紧邻上海的缘故,游历过周庄的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多如牛毛,周庄之美,在三毛、陈逸飞的笔端和画卷中早已极致描绘,“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间有周庄”,那是举着小黄旗的导游们嘴里不断夸张出的诱惑。但是,来到周庄,踩着琵琶奏出的弹词开篇婉约缠绵的曲调,信步青石的长巷,步入幽深的古宅,思绪随小船悠悠,心灵因水波荡漾,感官寻着那摇撸的船娘丝竹般清脆的吴歌小调而渐渐伸延,你稍许用眼睛去发现,那份轻如绝对不需要用过多的语言去渲染,一种散淡,几分闲情,凝聚在这个面积并不算大,却蕴涵丰沛的空间,于是,你的眼睛,你的耳畔,很快便填满了水乡古镇的记忆,且变得越来越怀柔而隽永。
   
    周庄显赫而又不失静美,并不仅仅炫耀她曾经富家一方的高贵,也不刻意装饰她古镇风情的妩媚,江浙首富的沈厅,高官之家的张厅,尽管庭院深深深几许,亭台楼阁锁春秋,但和许多北方财阀气势磅礴的大院相比,显然透出几分“小气”,即便和丽江古城的风仪神韵类比,周庄先人的宅子外观上虽逊色一筹,却尽得地灵水性之美,更显精巧实用。周庄因居淀山湖畔,周遭环水,空间受制,但却因水借势,水桥通连,街依水行,宅托水筑,尤其大户人家宅院与水道、小桥、街巷如脉管间浑然一体的通络贯畅,宅深而静,巷长而幽,桥短而曲,显示了周庄的先人们善于巧借水利、营造便捷、不事张扬,但求安祥的用心,其“天人合一”的性灵与奇巧,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卷跃然于宣纸之上。或许,恰恰是这种“小气”成就了周庄,也成就了这片土地上的后人。
   
    丽江的保留得益于她的偏远和封闭,而周庄的保留得益于周庄后人一直以来对先人无处不在的留意和缅怀。这里的每一个古宅,每一栋楼榭,每一座小桥,都能钩沉起历史长河的碎片,带给人悠远又清晰的记录,因而,周庄的“小气”因为浓缩变得小而集中,美而精巧,如同她那条号称“一线天”的小街,在人抬头凝眸处,狭长的天空不再浩瀚,惟有两边的密集的商铺,才显出世界之奇之大。这里,浓缩了江南的土特名优,集萃了天下俊杰才艺,演绎了水乡民间工艺,即使是一座甚不起眼的小宅院,那里私人收藏品的琳琅满目,争奇斗妍,无论雅俗贵贱,因为或久远或稀罕而被收藏者视若珍宝,倍加呵护,尤其内屋中间的一口古井,意味着主人的先辈“藏富不外露,肥水不外流”的良苦用心,让人参观后惊叹之余,对周庄人品位和思想的独到,又有了几分全新的认识。
   
    一把绢布折扇,一双绣花小鞋,一顿水乡的鱼虾便宴,算是我在周庄一日的全部收获,其实,更多的收获如同数码相机的底片内存在我记忆的深处。打开折扇,里面的一行小诗吸引了我的目光,“一带江水如画里,风物江南水涟漪,水映碧天小桥边,桃红柳绿近酒家。”凭心而论,这诗写得一般,却也多少道出了阳春三月,人间周庄最美时节的佳境,折扇扇面的余留很少,我便拿出毛笔,在扇面的右上角飞笔提上八字:江南之美,美在周庄。是为题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秋夜私语
后一篇:柘林湖的两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