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江南浪子写三江
江南浪子写三江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859
  • 关注人气:2,88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凤凰遗梦

(2006-05-26 16:13:27)
分类: 湖光山色
   沿着雾霭蒙蒙的沱江顺流而下,梢公的橹声伴着苗族姑娘清脆的山歌,悠悠荡漾在清澈无比的江水中,岸边的水车“吱呀吱呀”地斛着江水向古城的深处流去,那错落有致的吊脚楼如沱江两岸镶嵌的花边,一排排红红的灯笼依稀摇曳出古城曾经的盛昌。
   
    小船缓缓地穿过凤凰城著名的虹桥,那紧闭的扇扇窗户仿佛埋藏着一个个隐秘的故事,坐在小木船上,我努力地搜寻“边城”的影象,追忆一代文豪从文老先生从漂泊惆怅的心里流淌出的文字:黄昏时期闻湖边人家竹园里有画眉鸣啭,使我感觉悲哀。因为这些声音我实在极熟悉。二十年前这种声音常常把我带向高楼大厦灯火辉煌的城市里,事实上那时候我却是个小流氓,正坐在沱江支流一条块大石头上,面对一派清波做白日梦。如今居然已生活在二十年前的梦境里,而且感到厌倦了,我却明白了自己,始终还是乡下人,但与乡村有离得很远了。
   
    故乡边城的青山丽水如此深刻的印记,以致于八十年代初的一个潇潇春雨之夜,从文老先生回到凤凰时,依然那般动容:一年四季随同节令的变换,山上草木岩石也不断变换颜色,形成不同画面,浸入我的印象中,留下种种不同的记忆,六七十年后还极其鲜明动人,即或乐意忘记也总是忘不了。多少年过去了,当有人问及从文老先生对家乡凤凰的感受时,老先生居然显出几份木纳,只是喃喃地说,美的很,美的很!
   
    上船前的沈从文故居行,在那个古朴清幽的四合院内,我曾经坐在那张褪色的书桌前,想象老先生撰写传世之作《边城》时的样子,透过雕花的木制窗棂,我仿佛看见他戴着圆形眼镜,一袭粗布长衫,在天井长满青苔的青石小路上沉思漫步。我固然为从文老先生的文章所感动,同时,花上10元钱,我更被从文老先生孙女为祖父所作的那篇情真意切的祭文所打动。正如从文老先生姨妹,现旅居美国耶路鲁大学的张充和教授于听涛山下为从文先生所作的挽联: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悲,赤子其人。
   
    作为一个赣江边长大的江西人,走遍大江南北,从来没有到凤凰古城的那种归家的感受。原来凤凰城今日尚存的遗风,早已浸透着江西人的贡献。我们登船而下的沱江水门口曾经是凤凰城最早的商业码头,相传有三百年历史,见证了江西人早年的创造。江西人用他们勤劳智慧下的苦心经营,不声不响地渗透到凤凰城的每个角落。凤凰城依然保留着的“江西街”,印证了江西人当年在凤凰城的气候。如今,虽屡经涂炭却依然尚存的万寿宫、瑕昌阁正是江西人在凤凰遗留的痕迹。当梢公给我们介绍万寿宫时,我忙不迭地说:西山万寿宫现在是江西南昌最著名的的道观,应该是凤凰万寿宫的母宫。梢公反映挺快:你们江西的西山万寿宫是母宫,那凤凰城里的就应该算子宫了。闻听此言,众人皆“哈哈”大笑。
   
    转眼到了富有传奇色彩的万名塔,据说此塔为沱江的镇江之塔,始建于沱江流经于凤凰城的转弯处,与其他班驳陆离的古城建筑相比,万名塔明显带有现代的痕迹。一打听,原来万名塔几毁几建,于八十年代,由著名画家黄永玉牵头筹善款重建,在江的右岸,就是黄用玉先生的画室。我们尽量让小船挨着黄老静静的画室漫游,希望从中寻觅一丝艺术的印象,而黄永玉大师的画室除了临江略作修缮的的吊脚楼,再也没有看到其他特殊的气息。此刻,我不禁想起他为从文老先生的祭文:一个战士不是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从文老先生终于回来了。如今,定居香港的永玉大师每年都要来上几回。因为,这里有他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人,故乡的情。
   
    凤凰的神秘隐藏着许多凄迷的故事,我便有些惊诧,在湘西这片柔婉的山水间,居然孕育着如此膘悍的民风,也曾经是解放前土匪出没的地方。从文老先生孩提的记忆中曾经留下这样一段血腥的文字:在刑罚中画了供,用墨涂的手掌取了手印。第二天,我们就簇拥了这二十七个乡下人到市外的田坪上把头砍了。电视剧《湘西剿匪记》讲述的是这里的故事,一扇漆黑的大门前悬挂着的“穿山豹官邸”的牌匾,因为对从文老先生的纯净善良的印象,我们在徘徊中终于没有踏入。
   
    凤凰古城知名于近些年,虽然紧邻张家界,但是去那里的游客趋之若骛,而对凤凰却鲜有光顾。凤凰之美美在天成,而真正发现和昭示凤凰之美的除了从文、永玉老先生外,还有一人值得提起,他就是著名的国际友人路易.艾黎,在中国历史上最疯狂的年代—1966年,这个新西兰人只身来到凤凰古城,不知是层峦叠嶂的南华山打动了他,抑或是清幽的沱江水陶醉了他,站在古拙的虹桥看风景,他的眼中只有风景而没有任何政治风暴的阴影,面对潺潺流过的沱江秀水,他一声感叹:凤凰是中国最美的两个小城之一。而另一个小城,便是早已闻名于世的丽江古城。
   
    梦之所倚沱江水,魂兮归来凤凰城。一切终于过去,士兵回到故乡,永远的驻足停留。我的心也随着沱江之水汨汨地流淌,在记忆的深处镌刻下一段永恒而难忘的瞬间,且随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地定格和放大。从文老先生说,他一直生活在古城的回忆中。我想,我将会一直生活在对凤凰古城的梦境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印象漓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