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猫扑网厦门站】专访
张国锋介绍新书《一分钟看一部电影》
各位网友大家好。8月24日(周六)下午15:00,张国锋老师将在海沧大摩“纸的时代”书店举行新书分享签售会,与影迷、读者畅谈和电影的缘份和故事,分享理工科人眼中的影像世界。
8月23日下午15:00,猫扑网厦门站有幸对我们资深媒体人张国锋老师进行专访。张国锋老师是厦门市电影家协会理事,厦门广播电视报社经营中心主任、新媒体部主任、主任编辑。为《厦门晚报》写了数年的“荐碟”栏目,每周推荐一部中外佳片。
猫扑厦门:首先要祝贺一下张老师的新书《一分钟看一部电影》在厦门几家书店上架销售。这本书推介了三百部中外影片,张老师是什么时候有写书的想法的?
张国锋:这本书的出版其实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很多年写影评,慢慢的就积累了一定的资源。后来顺理成章的就想将这些资源分享给大家,所以就有了想出这样一本书的想法。
猫扑厦门:把影像世界重新回归到文字上,而且凝练成五百字的影评,肯定对电影有很强的敏锐度、对文字有很强的把握性。张老师以前是学习机械制造的,工科生,那您觉得咱们工科生眼中的影像世界有什么独特的地方?
张国锋:学理工科的人在逻辑思维上有一定的优势,对电影的结构掌握的也比较严密。而且对于电影运用的技术方面也会有比较多的关注。最后,理工科的学生有一种探索精神,更多地关注对电影故事的合理性。
猫扑厦门:张老师以前接触过很多著名的演员,像是徐若瑄、黄磊、张庭、孙道临等,和影视剧的演员近距离接触,对电影是否有更多感触?在这本书中是否也会有提及相关明星接触信息?
张国锋:这是肯定的。其实刚开始的时候没有从事采访工作,并没有很多的机会和演员们接触。写影评写文章完全是凭借自己对影片的理解,凭借自己文字掌握的实力。后来进入了媒体,有了采访的机会,和演员们慢慢接触慢慢相处,后来很多都成为朋友了,节假日也互相问候。著名演员侯勇、美女演员吕一还来过我家,可能交流会更多一点。而且我参加过很多次的电影节,每次电影节都会和很多的演员面对面交流,所以对于娱乐圈还是有一定的熟悉的。我把和这些著名演员交流的有趣的事,以及和他们交朋友的过程收录到这本书中,相信大家会看到和平常不一样的明星。
2001年,崔永元来厦门就是我接待的。后来陪他一起到思明电影院看电影。看完电影已经晚上十二点多,俩人一起就到街边的大排档边吃饭边聊。崔永元老师也是一个超级电影迷,前几年还做了一个叫做《电影传奇》的纪录片,在这部纪录片中,崔永元自己编导,自己扮演经典角色。

猫扑厦门:您觉得和外国电影相比,中国电影有什么独特的地方?
张国锋:国外的电影主要针对观众的口味来拍的,种类多。但是每一种都是针对某一特定人群。而中国的电影比较大众,没有这种“一对一”(一类电影针对一类人)的概念。中国的电影很会跟随潮流,某一种片子火,其他人就跟着拍。中国电影在电影的多样化这方面还有很多的空间可以进步。
近几年已经有一些改变。现在有一些独立电影,就是那种独立制作的小成本的片子。我们厦门就有,比如9月5日上映的一部电影叫做《天钟》,讲述的就是我们同安的历史名人苏颂的故事,还有一部电影叫做《侨女日记》讲述的就是集美的民族女英雄李林的事迹,上周也杀青了。估计会在十月份集美学校百年校庆时首映。这种电影有一种特点就是更贴近生活。前些年其实还没有这类片子,现在已经慢慢兴起,这是非常好的一种趋势。
猫扑厦门:昨天从微博上看到张老师去看了音乐剧《猫》在厦门的演出,这次演出的一大亮点就是音乐剧中融入了闽南语元素,张老师对这种中外元素的融合有什么看法?
张国锋:中外元素融合是现在大型演出的一种趋势。不只是昨天的《猫》,很多大戏都会融入一些当地元素,或者是和现在年轻人喜欢的、引起共鸣的东西混搭起来,让人有一种亲切感,很不错。
猫扑厦门:张老师如何挑选电影?
张国锋:我跟大家看电影有一点不一样,总想追根究底,寻找电影中的亮点。大家有时候看电影的时候可能十分钟看不下去就会放弃,这其实有可能就错过了一部好的电影,因为意料之外的情景总是发生在你意料之外的时机。
猫扑厦门:张老师对我们网站上猫友文学的网友有什么想说的?
张国锋:我考虑自己的发展的时候,尽量避开自己不擅长的地方,只是抓住自己喜欢的而且擅长的东西。我也希望广大猫友找准自己的方向,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
猫扑厦门:感谢张国锋老师亲临猫扑网厦门站的现场,希望《一分钟看一部电影》有更大的市场!
猫扑网厦门站8月23日专访视频链接:
http://xiamen.mop.com/thread-57279-1-1.html(1)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AwMTg3NDg0.html
(2)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AwMTcyODky.html
(3)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