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1”背景下的电影
《砖块街》:诉说艰难描绘梦想
“生命的考验就是忍耐(受)”。这是影片《砖块街》一开始就抛出的孟加拉人的一个观念。当小孩子们跳进水塘嬉戏时,另一边,女主人公的母亲却再也忍受不了生活的苦难而沉塘自尽。孟加拉女子娜孜妮也因此而步入包办婚姻生活--嫁给了在伦敦读书的本国男子。人们都认为,别处的生活是美好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娜孜妮来到伦敦10多年,一家人仍住在潮湿狭窄的排式公寓里,丈夫只会夸夸其谈,老是面临失业,虽然身处西方现代都市,却还是以传统的方式对待妻子。生活的重压窒息着娜孜妮的灵魂,使她总回忆起儿时的无忧无虑,欢乐的落英缤纷。还好,希望还一直驻扎在娜孜妮的心间,她开始以自己的力量补贴家用,并因此而找到了一份未曾经历过的爱。这份婚外情因有过去长期的压抑作铺垫而显得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片中的性爱拍得很美,并把娜孜妮的内心喜悦表现得异常充分,我们看到,有了爱的滋润,娜孜妮看一切都是美的,连窘困的生活也不在话下。影片中的音乐将孟加拉元素与西方元素结合起来,风格清新淡雅,凝重中透出希望,犹如诉说着人们靠不同的方法在生存,即使生活再艰难,也不会放弃梦想。这也使得影片的结尾颇为阳光,让人打心底里感到欣慰和快乐。
影片在“9·11”背景下,讲述了人在异乡艰难的生存状况,对民族、宗教、文化等问题进行了一定深度的思考,称得上是一部具有相当艺术水准和思想高度的电影佳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