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blog.cctv.com/attachments/2010/05/1069954_201005232333451.jpg
厦门晚报约我写厦门大学中文系与厦门卫视合作的话剧《日出》的评论,我推给了同事小影,谢谢小影。不过,俺在现场还是拍了不少演出剧照的,晚报编辑选用了这一张,这也是我满意的一张,呵呵。
陈白露身边那些不一样的事
林小影/文
张国锋/摄
刊于2010年5月23日《厦门晚报》“演出”版
年轻漂亮的陈白露因家道中落无奈沦为交际花,为了金钱和舒适与“上流社会”那些丑恶嘴脸周旋。陈白露昔日的“朋友”方达生从乡下老家来找她,想挽救她的堕落,然而过惯了奢靡生活的陈白露却无力从这“金丝笼”里走出去。她依靠大丰银行经理潘月亭救出了因抗拒恶霸金八而遭虐待的小东西,但自己还是无法逃离“铁一般残酷”的生活圈子:银行家潘月亭老奸巨滑,暗藏心机;富孀顾八奶奶庸俗无知,“爱情至上”,与恬不知耻的胡四勾勾搭搭;洋博士张乔治崇洋媚外、虚伪无情;银行秘书李石清工于心计,对经理潘月亭谄媚奉承、趁机要挟,最后自己落个倾家荡产、儿子病死的下场。小东西被卖到了三等妓院,没有伺候好胡四和福升遭到黑三毒打,不堪凌辱而上吊自尽。潘月亭的银行发生经济危机,又中了金八设下的圈套而负债破产。失去经济来源的陈白露对生活彻底绝望,也厌倦了与身边这些自私虚伪的富人们逢场作戏,她向往太阳、光明和日出,但最终选择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
新编话剧《日出》,捣鼓的依旧是陈白露身边的那些事,猫剧团沿用了女性主义的观点和立场,通过探询陈白露的心路历程,再次展示了女性的成长轨迹。陈白露会自杀,导火索是王福生拿出大把的账单,并跟她说“人不能一辈子总住在旅馆里”,这种逼迫让陈白露感到绝望,可这种绝望只有王福生的因素吗?或许,每个在陈白露生命里经过的人,都是陈白露走向自杀的推手:如果家道不中落,陈白露不会沦为交际花;如果陈白露曾经想着要厮守到老的诗人丈夫没有输给婚姻的平淡,陈白露不会走进奢靡的“金丝笼”;如果习惯了给陈白露填平账单的潘月亭没有遭遇经济危机,那大把的账单也不该成为陈白露细数安眠药的前奏……所以,就算顾八奶奶赞叹陈白露是个多么伟大的杰作,陈白露依然输了,输给了生活,输给了爱情,输给了自己。或许正如方达生对陈白露说的,“你们女人总是想着嫁人,可总不懂得该嫁哪种人”,这句话,同样说给婚姻失败的翠喜和即将走向失败婚姻的顾八奶奶。
孟丽君电影海报、上海画报样刊、大华公司招牌,舞台背景里垂下的广告牌,撩动了70年前的记忆:圆舞场里的歌舞升平,麻将桌上的钱权交易;温柔乡里的媚眼纷飞……可当陈白露遭遇求婚问出“你有钱吗”时,当陈白露说出“结婚后最可怕的事情不是穷,不是嫉妒,不是打架,而是平淡、无聊、厌烦”时,当陈白露对着一个个生命中的过客说出“你真的要走了吗”时……观众困惑的不只是戏,还有关于现实生活的思考。
“太阳升起来了,黑暗留在后面,但是太阳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了”。陈白露临死前再次念起这句诗的时候,舞台的灯光渐暗,两块投影屏幕亮起,陈白露的扮演者在影片中时空穿梭:在旅馆走廊内走来走去的是过去的陈白露,站在禾祥西街头站在熙熙攘攘的马路边的是现今的陈白露……幕布落下,陈白露的故事看似已经走向完结,可或许正如改编者所传达的思考,我们依然想知道70年后的现在,我们身边有没有“陈白露”?“陈白露”式的女人变了没?“陈白露”的命运好些了没?
http://img.blog.cctv.com/attachments/2010/05/1069954_201005232334051.jpg
http://img.blog.cctv.com/attachments/2010/05/1069954_201005232329481.jpg
http://img.blog.cctv.com/attachments/2010/05/1069954_201005232332311.jpg
http://img.blog.cctv.com/attachments/2010/05/1069954_201005232330471.jpg
http://img.blog.cctv.com/attachments/2010/05/1069954_201005232333151.jpg
http://img.blog.cctv.com/attachments/2010/05/1069954_201005232341491.jpg
厦门晚报的版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