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60度旋转,转出连台好戏

(2009-12-13 22:01:41)
标签:

鲜儿

太阳雪

唐琬

越剧

舞美

龙江

娱乐

分类: 影视评论

360度旋转,转出连台好戏
--中国戏剧节后半段剧目各有亮点


     12月6日晚,看完总政歌舞团演出的歌剧《太阳雪》出来,在人民会堂门口碰到两位朱老师,询问其对《太阳雪》的看法,竟然得到两个截然不同的评价:厦门大学教授朱老师高度赞扬称非常棒,厦门知名词作家朱老师则全盘否定说很失败。对文艺作品的见仁见智在此得到鲜明的印证。

http://img.blog.cctv.com/attachments/2009/12/1069954_200912132154271.jpg
    《太阳雪》

    作为本届戏剧节唯一一部歌剧,《太阳雪》受到专家和观众的格外关注。就艺术而言,《太阳雪》应该算是一部探索性的作品,编导没有拘泥于某种定式,在音乐上融合四种唱法,运用大量宣叙调,歌词采用回旋曲式结构,还是给了观众一定的新鲜感。在舞美方面,《太阳雪》设计了360度旋转舞台,高中低数个层次,连乐池的外围也利用了起来,使上下前后、近中远景立体式呈现,这样的设计虽然不属首创,但如此规模也算叹为观止,据说光是控制这个舞台,就得动用60名战士,这也只有部队的剧团才能享用得起。当然,舞美关键还在于要和剧情相贴合,《太阳雪》所反映的进藏女兵的故事刚好需要这样的舞美设计,因此能够取得壮观、震撼的舞台效果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不过,歌剧最终还是要靠音乐来立足,尽管专家们都给了该剧音乐上成功的评价,但它能否像我们熟悉的经典歌剧《洪湖赤卫队》、《江姐》、《白毛女》那样歌词令人爱不释手,旋律撩人心弦,让人久久传唱;西方歌剧东方化、民族化,《太阳雪》是不是真正成功,能否代表未来歌剧的方向,这都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http://img.blog.cctv.com/attachments/2009/12/1069954_200912132154481.jpg
  《唐婉》

     与《太阳雪》复杂动感的舞美风格相反,福建省芳华越剧团的越剧《唐琬》的舞台境界是简约、空灵、写意的,只用一株梅树的上下左右移动就表现出场景的转换、情绪的变化,只一抹黑色的屋檐就展示了江南水乡的清丽、婉约。这样的风格在龙江剧《鲜儿》与越剧《大道行吟》也有贯穿,两剧的舞美都运用一块厚厚的木板充当各种道具,或是代表车辆,或是代表木排,360度旋出不同场景和情绪。

http://img.blog.cctv.com/attachments/2009/12/1069954_200912132155111.jpg
  《鲜儿》 

   创新永远是舞台艺术的灵魂。但同是加入现代元素,丑角插科打诨,在不同的剧目中取得的效果却不尽相同,越剧《大道行吟》中观众欣然接受南子是孔子的“粉丝”,而对越剧《唐琬》中撒帐先生高唱“捆鸳鸯,上墓场”的现代解释却不大认同;同样,龙江剧《鲜儿》与越剧《唐琬》都用丑角调剂气氛,鬼溜子的油腔滑调与“匪”窝的气氛是相谐调的,而撒帐先生的油嘴滑舌则与陆游唐琬古典凄美爱情氛围格格不入。当然,除此之外,《唐琬》整体的编排是成功的,尤其是引用了昆曲的表现手段,与越剧融合更添光彩。《鲜儿》充分体现了二人转的特色,不仅专家认为品味相当高,普通观众也被剧作的荡气回肠感动得热血沸腾。

http://img.blog.cctv.com/attachments/2009/12/1069954_200912132153121.jpg
   《李香君》

    创新的前提是传承,这一点在两岸共同打造的昆曲《李香君》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台湾演员的唱念做打功底与大陆演员几无二致,只是在剧本的删繁为简上留下了一点小尾巴,如果做得彻底一些,李香君和桃花扇的关系就会表现得更加紧凑而突出,给演员的表演余地也会更大。秦腔《大树西迁》就给了演员充足的表演空间,传统的秦腔唱腔高亢激昂,壮写出国家的变迁、时代的进程及民族精神的升腾,韵味十足的唱词则彰显出深刻的人文价值和厚重的人性力量,但遗憾的是,想象中原始野性的秦腔似乎与高校知识分子的戏不太搭调,未能完全释放出秦腔的特色,只是在最后周教授为满足孟教授怀旧而吼出的一个唱段才让我们找回了那种秦腔的感觉。可见,什么样的剧种适合什么样的题材还是要非常讲究的。一味的求创新求变化不一定能获得预期的成功。

http://img.blog.cctv.com/attachments/2009/12/1069954_200912132152391.jpg
   《大树西迁》


                 本文已刊发于12月13日《厦门晚报》

                                    图片取自姚凡博客,在此表示感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