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飞向维也纳

(2008-07-07 00:17:51)
标签:

文化

分类: 欧洲之旅
 

http://blog.xmnn.cn/images/article/00/01/C8/84.jpg

欧洲之旅(记录1)

飞向维也纳


今天(6日)上午抵达北京,明天(7日)下午飞往维也纳,再转机至奥地利第二大城市格拉茨,参加第五届世界合唱比赛的采访报道工作。

 

第五届世界合唱比赛将于7月9日-19日在“欧洲文化之都”格拉茨举行,本届比赛将有43个中国合唱团队(包括台港澳)参加比赛,近2000人将走上合唱舞台高歌和平,传递友爱,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其他合唱团竞技交流。这也是除在中国厦门举办的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之外参赛中国团队最多的一次。这个庞大的中国“唱”团不仅将在格拉茨一展歌喉,相信他们也一定能够唱出中国合唱和中国人的骄傲!
   

本届世界合唱比赛即将成为历史上最大的一届合唱音乐比赛盛会,将有来自世界93个国家的441支合唱团队报名参加比赛。根据参赛队的情况来看,俄罗斯、德国和中国派出了最多的合唱团参赛,总共超过了170支团队,接下来是奥地利、匈牙利和南非,他们也有将近90支的合唱团队参加。这些都充分展示了合唱比赛的宗旨“全世界的人民一起歌唱”,7月的格拉茨将会是令人难忘的。
   

利用在北京短短的逗留时间,今天下午和晚上,我与在北京的老同学(郭俊义)、老同事(陆幽)、老朋友(朱莉)聚在了一起。按郭俊义的说法是,为陆幽从奥地利欧洲杯采访报道凯旋而归接风洗尘,为我奔赴奥地利践行。他选的地方也很特别,是一家厦门人开的古道茶馆,既能品茶又能吃饭。很巧,我们几位都是厦门的新闻人,现在他们三位又都是央视的记者或编导,聚在一起自然是有许多共同话题。而我从刚从奥地利回来的陆幽那取到了很多在欧洲应该注意的“真经”。本来还有一位厦门新闻人丁红要来相聚,但她终因事务繁忙而未能抽身前来一叙。
   

好了,还是让我来介绍一下我将要去的奥地利小城格拉茨吧。我将于明天下午13:50乘奥地利航空公司的班机直飞维也纳,旅程将是漫长的10个小时,到达维也纳后,再过一小时即又飞往200公里外的格拉茨,第二段航程大约为半个多小时。

http://blog.xmnn.cn/images/article/00/01/C8/85.jpg

    格拉茨位于奥地利东南部的穆尔河(Mur)畔,是奥地利第二大省施泰尔马克州(Steiermark)的首府和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奥地利的第二大城市。格拉茨一词来源于斯拉夫语,意为“城堡”。与包括维也纳在内的许多奥地利城市一样,格拉茨显得小巧而精致,12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25万人口,完全看不到国内大城市那种摩肩接踵的景象。
   

    这座文艺复兴时期兴起的城市是公认的中欧保护最完善的古城之一,其最早的定居居民可以追溯到公元800年。格拉茨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艺术中心城市。尽管城市不大,但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格拉茨成为欧洲文化的大熔炉,格拉茨是中欧通往东南欧的枢纽。它既是中、西欧面向东欧国家的门户,又是众多东欧思想家、艺术家向西部欧洲大陆展示自我的窗口。几百年来,格拉茨一直是各种欧洲文化和思想流派交汇的地方,罗马人、斯拉夫人和日尔曼人都在这里留下了足迹。
   

    格拉茨理所当然也秉承了奥地利人悠久的音乐传统,世界著名指挥家卡尔•贝姆和作曲家舒伯特曾经在这里生活过,城中终年上演着令人目不暇接的音乐会和戏剧节目,还有欧洲最早的爵士乐艺术学校、富有创新精神的艺术画廊和丰富多彩的酒吧文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