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见龙卸甲》:将军何须论胜败

(2008-04-04 09:10:58)
标签:

文化

分类: 影视评论
《见龙卸甲》:将军何须论胜败
 《见龙卸甲》:将军何须论胜败

    《见龙卸甲》中,赵子龙最后一战与曹操孙女曹婴对阵,被曹婴挑落兵器,关键时刻,赵子龙接过罗平安丢来的弓箭,用身体蓄积力量,再猛地甩出,稳准狠地生生把曹婴击打倒地。此弓以其极大的张力帮助赵子龙脱离了险境,也给了观众一个巧用兵器的亮点。可惜,整部影片的故事却并没有如此弓般张力满满,武侠大片不会讲故事的通病依然存在。
    影片以赵子龙的常山老乡罗平安的回忆口吻进行叙事,按理,此视角应该一以贯之,可是,在“蜀国五虎将”从年轻过渡到老年之间隙,
罗平安的画外音竟象是一段如说书人般极为客观的旁白,毫无感情色彩,与头尾的个人化叙述不相适应。当然,这还是轻的,重要的是罗平安和赵子龙之间的关系本是可以大大地渲染一番的,而且首尾呼应很出彩,但是罗平安出卖兄弟的细节竟然一带而过,不注意还真是非常容易错过,后来翻然悔悟的表情也没能清晰地从罗平安的脸上看出。尤其让人困惑的是,在两次场合,罗平安躲于角落把赵子龙答话中的“赵子龙”换作自己的名字,知道的,明白这是罗平安在嫉妒赵子龙功勋卓著,上位比他快;不知道的,以为这是罗平安在追求上进,激励自己呢。意思的不明确,对观众正确地理解剧情、理解人物产生很大影响。
    其实,如果影片从赵子龙第二次兵困凤鸣山开始回忆倒叙,把赵子龙参军打仗杀敌立功当将军的故事一一道来,会是很顺的一种形式,而
且可以带出厚重的历史沧桑感,但导演李仁港处理上过于简略,先是简单地用两句话让“关张”牺牲了,故事非常迅速地进入到20多年后,然后诸葛亮莫名其妙地来了一句“我们都活在美好的回忆里”,于是镜头很不靠谱地居然“闪回”到对赵子龙一往情深的皮影戏女孩身上,这个女孩与赵子龙之间的戏份本就没头没脑没来由,一个“长胜将军”这样的回忆让人大感滑稽,也让人十分好奇,难道被删改了?
    影片似乎将罗平安的那张地图讲得很圆满,毕竟赵子龙征战一生,终于画满了一个圆圈,但战事仍没有平息,百姓仍不得安生,这本可以
让赵子龙生发出无限感慨,对战争进行深刻反思,可是此时赵子龙惦记的还是自己一生的清誉,他最后卸去了战甲,是否说明他试图表明此刻已经不是一名将军了,战败了也无妨无所谓?在此替他想想,何必呢,作为一个成名之将军,相对于芸芸兵士,本身已经是成功的了,此时连“为谁而战”的问题还没解决,却在乎“长胜将军”的名号,真是有点不值。
 
感谢阅读!
推荐我的最新博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