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路遇孙道临

(2007-12-28 19:46:36)
标签:

娱乐

分类: 走近名人

上海路遇孙道临

1997年10月在上海国际电影节

上海路遇孙道临  1998年3月在厦门夜游鹭江游轮上
上海路遇孙道临 

惊悉著名表演艺术家孙道临先生今晨去世,为我国影视领域、戏剧舞台失去一位真正的伟大的艺术家而感到深深惋惜。回想起10年前我曾
几次近身采访孙先生,实是感慨万千。
 
1997年10月,在第三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我第一次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孙道临先生,那天是电影节的开幕式晚宴,来了许多平时只在银幕上见过的著名电影演员,他们大多家在上海,孙先生便是其中之一。与在银幕上的形象差不多,孙先生在生活中也不苟言笑,看上去颇为严肃,但真正接触了才感觉到他并不那么难接近,与他说话,尽管他话不多,但可以听出他是在认真地回答问话,没有拿腔拿调摆架子。那晚因为现场人多而纷乱,没能得到机会和孙先生多聊,只是和一大群记者一起各问了一两个问题,合了张影便散了。不过,没想到的是,第二天早晨,我从所住的宾馆步行到上海影城的路上,竟然巧遇也是前往影城观摩参赛影片的孙先生,原来孙先生就住在这附近,走着便可到达影城了,于是有机会与孙先生同行,当时我们聊了些啥我都有点忘了,只是依稀记得我激动地说我曾经背诵模仿过孙先生在电影《王子复仇记》里所配音的哈姆雷特那段“活着,还是不活”的独白,我说我太喜欢这段配音了,遗憾的是我并没有什么机会上台表演……在电影节期间,恰逢孙先生的新书《走进阳光》出版发行,孙先生在上海影城为读者签名售书,受到大家欢迎。与某些名人出书揭自己隐私不同的是,孙先生的这本书是他数十年来陆续写下的对电影艺术的所感所悟,对其他电影艺术家和作品的客观评价,以及对自己艺术实践的深刻剖析,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
   
1998年3月,在厦门,我再次见到了孙先生。他是前来参加“厦门之春--朗诵与歌唱音乐会”的,在音乐会上,孙先生与厦门歌舞剧院乐团合作,朗诵了普希金的《致凯恩》以及何其芳的《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77岁高龄其表演依然是那么声情并茂,极具感染力。我当时在台下抓拍到了一张孙先生慷慨激昂表演的照片,在报上刊登,见报后还被一位资深摄影家大大赞扬了一番,那时还没用数码相机,胶卷也得省着用,能拍到一张好照片很是不容易。不过那张照片用后就丢了,现在只能看到报样上的影子了。我发现,这次见到孙先生,比起上一次老态了许多,步履显得有些蹒跚。一问才知不久前在一次出行时被一辆行李拉车碰撞后摔了一跤。虽然这一跤摔得并不重,但对一位77岁老人来说,多少还是有点影响的。此次能来厦门,孙先生表示是被主办方的热情和诚恳所感动,他很高兴能为文明城市厦门的观众表演朗诵节目。
   
在厦门期间,孙先生与其他演员一起还沿着鹭江乘游轮夜游了鼓浪屿,观赏了厦门美丽的夜景。在游轮上,我有机会与孙先生进行了更多的交谈。孙先生告诉我,他当时正在组织人员筹拍一部描写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的电影,力图将这位不平凡的历史人物真实立体地呈现给广大观众。他的第一本专著《走进阳光》自97年7月出版发行,短短半年多时间已印行了三版,在“名人出书年”里脱颖而出。孙先生说,那是他几十年艺术实践的心血结晶,在有生之年付梓出版,甚感欣慰。我提到在第三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采访他的文图已见报时,孙先生高兴地向我索要报样,我答应他连同这次的报道会一并寄给他。那一次,我拍了好几张孙先生的照片,在此贴出来,让我们一起缅怀他所塑造的银幕形象,品味他的高风亮节……
 

上海路遇孙道临

 1998年3月在“厦门之春--朗诵与歌唱音乐会”上

上海路遇孙道临

 在游轮上孙先生与濮存昕在一起

上海路遇孙道临

 孙先生在游轮上侃侃而谈

上海路遇孙道临

 

上海路遇孙道临

 

上海路遇孙道临

 以上为报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