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飞华多
飞华多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632
  • 关注人气:24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崔永元对话“汉语拼音之父”

(2007-12-07 01:53:14)
分类: 走近名人

崔永元对话“汉语拼音之父”

 走进《小崔说事》演播室
崔永元对话“汉语拼音之父”
本期节目将于12月16日21:30在央视新闻频道播出

 (共9张现场图片)

     11月28日下午,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小崔说事》在北京世纪坛底下的演播室录制了两期节目,这是《小崔说事》休播半年后的第一次节目录制。赶得早不如赶得巧,27日到达北京,与崔永元的助手联系上之后,得知第二天有两场录影,本想两场录影都看看,没承想,上午和中午在新浪网与人聊得颇为投机,出来赶到录制地点时,第二场开录时间已快到了,在寻找演播室的过程中误闯另一个准备将钢琴家孔祥东作嘉宾的节目组,又耽误了一点时间,结果,走进《小崔说事》节目现场时,录制已经开始了。
     踏进演播室,就从里面传出一股浓重的江浙口音,中气十足,猛一听以为是大侠金庸。找了个空位坐下,悄声问旁边的一小伙子才知道,本场的嘉宾名叫周有光,今年已经102岁,是一位经济学教授兼语言文字学家,著名的“汉语拼音之父”。1958年2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汉语拼音方案决议,同年秋季开始,《汉语拼音方案》作为小学生必修的课程进入全国小学的课堂。本期节目就是为了纪念《汉语拼音方案》诞生50周年而策划录制的。
     台上的崔永元穿着浅色的休闲夹克,脸色显得比过去白净,看上去精神不错,与周有光一问一答,非常放松。崔永元的访谈方式无疑是独树一帜的,递接话题的能力一流,也许因为《小崔说事》比《实话实说》更加平民化,我觉得崔永元也更适合或者说是更契合《小崔说事》,他在这个节目里的游刃有余超过了《实话实说》,当然,这并不是说他在《小崔说事》里就可以掉以轻心,在本期节目录制结束后,走进一旁的导播室,崔永元就开始与后期制作人员讨论起本场节目的不足来,说哪个哪个环节跑题了或者展开不够,那股较真劲儿依然不改。之后崔永元又和节目组工作人员一起,趁热打铁开起了录后点评会,据说这已经是他们节目组的一个传统。
     自2001年在厦门第一次接触之后,与崔永元已经6年多未见面了,他关心地询问起我们报社的情况,谈到目前传统媒体都面临着网络的冲击和挑战,崔永元感慨地认为,不仅平面媒体,电视也需要改变传播策略,要把节目做得更加精彩,更有针对性……现在的很多电视节目都可以在网络视频上看到了,这对电视节目更广泛地传播,对于电视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所以,现在的收视率已经不能精准地说明什么问题了。
     在本期节目中,崔永元以他一贯的恢谐、幽默、调侃、自嘲,挖出了周有光在文革时期“五·七”干校里以苦为乐的趣事,挖出了周有光的长寿秘诀,挖出了周有光乐观主义的原动力,也挖出了周有光对当代年轻人使用网络语言的理解和宽容……

 

崔永元对话“汉语拼音之父”

人物名片

     周有光,原名周耀平,1906年生于江苏常州。经济学教授,杰出的语言文字学家,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先后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和光华大学。早年读大学时,周有光主修经济学,但因对语言学的爱好他还选修了语言学,业余从事语言文字研究,并在1952年出版过一本《中国拼音文字研究》。1955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周恩来总理亲自点名邀请精通中、英、法、日四国语言的周有光参加会议。他参与制订汉语拼音方案,主持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的制订。1961年出版讲义《汉字改革概论》,是系统论述“汉字改革”的开山之作。1933年,周有光与当时苏州的大家族张家四姐妹中的老二张允和结为伉俪,和娶了老三张兆和的沈从文成了连襟,从此相濡以沫。人愈老,愈发童真。他把80岁视为零岁,把81岁视为1岁,从头开始计算年龄。已是百岁高龄的他,现在每天还要看书读报——不是随意浏览,而是逐行逐句,圈点勾画。
                

崔永元对话“汉语拼音之父”

        

精彩语录

崔:周先生,您能不能把您这么些年来受过的苦跟大家说说?
周:什么?
崔:(凑近周的耳朵)您说说您一生中受过的苦。
周:噢。我耳朵不灵,是抗战时期重庆遭受日本飞机轰炸时被炮弹炸的。经受过抗日战争的困难,文革当中住牛棚,到“五·七”干校劳动,这些都算不上苦了。
崔:在宁夏劳动的时候那么苦会不会失眠?
周:不会。在那里不需要动脑筋的,反而把我的失眠治好了。
崔:这是不是指我呢?(众笑)不过我觉得,当时不一定人人都能象周先生一样把失眠治好,有的受不了苦还有可能自杀。
周:在干校里,我们是苦中作乐。以前没有机会种田,其实种田很有意思的。记得当时有一件事情很有趣,那时经常开会,有一次通知早上五点钟到山脚下的田园里开会,我料到这个会可能会开到中午,太阳会很晒,就戴上了一个草帽。会开着开着,飞来了一群大雁,足有几万只吧,刚好飞到我们的头顶上时,领头的大雁叫了一声,所有的大雁都开始下大便,(众笑)只有我一个人戴了草帽,其他人的头上脸上都是大雁的大便,几天都洗不掉……(众大笑)。
崔:幸亏周先生有先见之明。
周:这样的事情恐怕是几百年都难以遇见,被我们碰到了。

 

 崔永元对话“汉语拼音之父”

录制现场

 

崔:您一直都这么乐观,是什么影响了您?
周:我的心态好,得益于有良好的家庭教育,从小我的父母就教导我,小事不计较,吃亏不要紧。经过抗战和文革,我一直抱持着乐观主义态度,向前看,向大的方向看,想世界大事、国家大事。
崔:有没有想不通的?
周:乐观就通了。
崔:周先生可以说是紧跟时代潮流,1983年制成了拼音软件,还不断地写书。
周:我身体很健康,只有耳朵听不太清,这样子反而转换成了好事情,不用在外面活动了,天天在家里写东西,每月发表一篇文章。
崔:周先生一个月前还出版了一本书,讲的是汉语拼音文化,明年是汉语拼音方案50周年,周先生102岁还能写书真是不容易。
周:我102岁了,但我没感觉到老,我不考虑老的事情。
崔:我得惹周先生生气一下。现在搞金融财经的很吃香,搞语言文字,学文的不吃香,周先生您后悔吗?
周:不后悔。大多数人都是为了名和利,但有时名利不能双收。取得一面,就要放开一面。穷,也有愉快的一面,如果有小小的心得,就会愉快。搞学问、赚钱不能兼而有之。
崔:您怎么看待钱多钱少?
周:(没有反应)
崔:(对观众)周先生好象是不屑于谈这事儿。

 

 崔永元对话“汉语拼音之父”

 录制现场

 

崔:周先生是个与时俱进的人,网上的事他都知道。周先生,您对网上的新词,比如“火星文”怎么看?
周:有新工具出来,就有新的事情发生,这是很自然的。(对于新词)我们不能老批评它,到一定程度,它自己会调整的。我们可以对它进行学术研究,进行规范化,有生命力的就进入词汇。不要发愁。
崔:我们今天请了两位“火星文”专家,等一下请您来认认他们写的是什么意思好吗?
周:我是“火星文”的文盲。我不反对年轻人使用这样的文字。

 

崔永元对话“汉语拼音之父”

这个“火星文”原来是“五体投地”的意思


崔:我们现在要谈大家最想听的话题,周先生长寿的秘诀。
周:医生也问我这个问题,我说怎么问我呢,应该问医生才对呀。我觉得长寿最重要的是生活要正常,要有规律,不抽烟,不喝酒,我只是在宴会时陪陪人家喝点啤酒。还有就是不着急,不生气。生气是让人家的错误惩罚自己,要学会心胸宽大。遇到困难,要找到缝缝,可以走出去的。
崔:您就从来没有生气过吗?
周:内心上是生气的,感情上控制住。比如人家做坏事,我也没有办法。

 

 崔永元对话“汉语拼音之父”

 现场提问

 

观众:请问周先生这一生中最难忘的事是什么?
崔:我想应该是大雁拉大便那件事。
周:最难忘的是家庭的事情。我的夫人93岁时去世了,我很难过,不知道怎么办。我们感情很好,结婚69年同甘共苦。
崔:您对年轻人有什么忠告?
周:要乐观,要看到前途。全球化是历史的自然趋势,有好的一面,是主导的。应该为全球化,为人类的幸福而工作。

 

 崔永元对话“汉语拼音之父”

崔永元送给周老一个会歌舞的小玩偶,周老乐得合不拢嘴

崔永元对话“汉语拼音之父”

            与崔永元合影

 

相关链接:结识崔永元

崔永元忘了给我打电话

陪崔永元看电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