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子》:以血淋淋的事实劝赌

(2007-04-18 16:51:31)
分类: 影视评论
    4月16日香江午夜,灯火璀璨。第2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揭晓。《父子》成为大赢家。除了谭家明获得“最佳导演”奖外,还获得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新演员、最佳编剧四个奖项。谭家明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香港新浪潮电影的重要人物,在拍完《杀手蝴蝶梦》后,息影潜形,退入幕后。时隔17年后,去年他才以《父子》一片重现影坛。17年里,他潜心研究美术与设计,并在大学里担任教授,这期间他没有任何自己的作品。《父子》的剧本来源于10年前课堂上学生的作品,故事根据一则新闻改编,没想到竟激发了谭家明创作的灵感,用一部《父子》宣告自己再次出山。当晚,年仅10岁的小演员吴景滔,凭借《父子》获得“最佳男配角”和“最佳新人奖”两项大奖,成为金像奖历史上最年轻的最佳男配角获得者。去年,在金马奖上,9岁的吴景滔也凭借《父子》获得最佳男配角奖,成为金马奖历史上最小的入围者和最小的男配角获得者。当时吴景滔在后台被太多镁光灯包围,活生生被吓哭了。
 

http://blog.xmnn.cn/images/article/00/00/2F/CF.jpg

《父子》:以血淋淋的事实劝赌

 

郭富城到教养所看望儿子,左耳朵被儿子咬得鲜血直流。这是他唆使儿子偷窃自己酿造而难以下咽的苦果,这是小小少年尚存未泯良心悔恨难当的一咬……看到这儿,不由得联想起早先听过的一则故事:一个从小就喜欢偷盗却屡受母亲鼓励的死刑犯在刑场上以吃最后一口奶为由把母亲的乳头咬了下来。我不知道《父子》这部电影是否受到这则故事的启发,但其中的“咬耳朵”的情节无疑与那则故事中的“咬乳头”有异曲同工之效,都是以血淋淋的事实来规劝人们向上学好。

 

主题是戒赌或戒毒的影片看过不少,但没有一部象《父子》这样把故事讲得那么生动而引人入胜的。《父子》的编导没有露骨地直奔“戒赌”主题,而是着眼于“郭富城”痴迷赌博而导致爱人出走、儿子失学的困境,以一家三口分崩离析来揭示赌博的严重危害性。一气看下来,我们沉浸在三个人的命运遭际中,完全感觉不到说教的成分。

 

与那则传说故事不同的是,《父子》有一条光明的尾巴。10几年后,“郭富城”和“杨采妮”各有不错的归宿,儿子也从一个不良少年变成知书达理的青年,他特意购回了当年初动窃念所偷得的手表,还给了原所有者……我们相信,不管儿子将来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起码,他不会象他父亲一样窝囊没出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