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走近名人 |
其实,我做电视这么多年,真的没有想模仿谁。奥普拉对工作的敬业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的,我始终认为她是我学习的榜样,但是她所到达的高度是我无法企及的,所以有人说我是“东方奥普拉”,我会把它当成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
记者:你的主持风格曾经被认为充满促膝长谈式的温情,却缺少应有的尖锐。你怎样看这样的评论?
陈鲁豫:我始终坚持节目不能让观众看了不舒服,因此没必要为了尖锐而尖锐。中国人挺含蓄的,虽然很多内容可以说,但是说起来要符合中国人的习惯。其实要尖锐是很容易的事,只要说狠话、说别人不敢说的话就可以了,但我个人不喜欢这种风格,因为我把访谈嘉宾请来不是要让他们难堪的。因此,当很多人来上节目时,我通常会先问一个问题:“这个故事讲完会不会影响你?”
如果会,我就建议嘉宾不要讲。
记者:你现在这个形象已经保持了十年,有没有想过换换?
陈鲁豫:要是老不换就老有人问:“你为什么不换?”要是换了,就又有人问“你怎么换了”,我觉得个人形象是特别“众口难调”的,有人说好,肯定就有人说不好。我这个人特别听化妆师和设计师的话,他们说好,我就觉得不错。像我做的这档谈话类节目就不适合太浓艳的造型,加上这十年来,我也没发现更适合自己的形象,所以就保持了十年,我都想这发型都快成了我的“注册商标”了(陈鲁豫边说边笑)。
记者:在你心目中自己是个“成功人士”吗?你怎样看成功和幸福的关系?
陈鲁豫:我认为“成功”这个词是给很少数那些人的,像比尔·盖茨,或是发明了治疗艾滋病药物的科学家。在我看来,幸福与成功没有关系,成功的人并不一定幸福,而幸福是很平实的感觉,平民百姓都有自己的幸福。我希望自己是幸福的,而不是成功的。
记者:你以前来过厦门吗?喜欢这个城市吗?
陈鲁豫:其实,早在十几年前我就来过厦门,当时我到厦门大学拍片,在校园里转了转,可是因为当时太匆忙,现在厦门在我的脑海里几乎没什么印象了,就连我到底去没去过鼓浪屿,我自己都想不起来了。但是,厦门的蓝天碧海、宁静优美始终留在我的心里,这次来虽然也很匆忙,但是我觉得厦门在我心中的形象一点都没有变。昨晚我还到环岛路去转了转,感觉真好,刚来时的那种紧张很快就缓解了,人很舒服地放松了,这里的空气比北京湿润得多,在厦门我感觉连皮肤都变得滋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