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难忘那眼神---看美国电影《耶稣受难记》

(2006-05-28 23:06:17)
分类: 影视评论
        难忘那眼神
                          ---看美国电影《耶稣受难记》
 
电影《达·芬奇密码》中有大量西方宗教方面的东西,不过,和几年前的另一部电影《耶稣受难记》比起来,还是小巫见大巫,只不过前者是要颠覆原本至高无上的神,后者则是严格忠实于心中的“上帝”。
 
圣经故事在西方是无论如何不能拿来胡乱改编或象我们某些影视剧那样戏说的,因此,《耶稣受难记》几乎是严格地完全按《新约.四福音书》中的记载来描述便不足为奇了。随着耶稣被抓获、受审讯遭刑罚、被钉上十字架等进程,客西马尼园、总督府、耶路撒冷城、各各他山等场景也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并不时穿插作为木匠之子的耶稣与作为先知的最后晚餐中的耶稣的相关镜头,让我们对耶稣殉难前的12小时有了极其具象的感知。
 
说实在的,将12小时的事情在两小时内呈现,还是觉得有点长了,不过,编导倒是惜语如金,不让片中人物多言一字,多说一句,这既不脱离圣经记载,又遵循电影简约特点。为此,编导充分挖掘演员的潜力,以丰富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特别是眼神来刻画人物性格、推动剧情发展。全片看下来,除了耶稣被打得体无完肤的血腥画面之外,几位主要人物的眼神最令人难忘:耶稣的眼神自然是坚定而淡然的,即使最后只睁了一只眼,也令人望而生敬;犹大的眼神中则夹杂着慌乱、恐惧和内疚、自责,内心矛盾只能用一根绳子一棵树来解决;总督彼拉多的眼神中充满了进退两难和无可奈何;圣母玛利亚慈爱的眼神、总督夫人同情的眼神则在一片杀机中显得温情脉脉……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话一点不假,透过不同的眼神,我们窥视到了一个个不同的灵魂。可以说,如同很多善于塑造美国精神的好莱坞电影一样,这部影片运用人物的眼神又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布道”和“传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