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以为这是一篇明星专访。潘长江俺从没接触过,郭达呢,倒是在11年前一次元宵相声小品晚会的后台采访过,当时他还临时借穿了我的夹克上场演出。之所以要写他们俩,是因为看了他们最近的几部电影有感欲发。
先说说他俩同时参演的冯小宁执导的喜剧片《举起手来》。片中,郭达饰一位赶大车的憨憨的老农民,潘长江则是一个以罗圈腿走路、瞪着对眼儿、只会念叨着“花姑娘”的日本兵,也许是影片规定情境的需要吧,他俩不改原有的小品表演的本色,表情、语言、动作极度夸张,虽说偶尔也能让观众会心一笑,但贯穿始终的同类风格的表演没能给人新鲜的感觉。有人把此片冠之以“中国的《虎口脱险》”,可我认为它比前些年的《巧奔妙逃》还差得远。
《举起手来》看过没多久,郭达、潘长江分别主演的《信天游》、《杨德财征婚》却给了我一个惊喜。如果说,潘长江饰演的杨德财只是以正剧表演手段取得喜剧效果的话,郭达在《信天游》中的表演简直称得上是震撼了。
其实,郭达最早从他一吆喝而成名的“换大米”中便显示出了他惊人的爆发力,这股潜伏的力量在《信天游》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在片中,郭达饰演一位县纪检委书记,这个角色在城里人眼中带有一股抹不掉的土气,他对待不正之风是一脸正气,对待百姓群众则又是一团和气,由此而招来不法之徒的忌恨,赢得广大百姓的赞誉。郭达在表演中融入了对纪委书记角色的深刻理解,融入了对西北人民、对自己生活过多年的西北大地的深厚感情,对人物内心拿捏到位,对人物语言把握有度。这从他的部分掷地有声的台词中便能体会得到:“当官的要把老百姓当作父母去孝敬,去服务,帮助他们尽快富起来”、“干纪检宁可叫人打死,不能叫人吓死”、“真正的党性应是最真实的人性”、“既然这个办那个办都不行,那就只剩下一个办了,法办”、“与老百姓没有感情,我看这个官就不要再当了”……在这个角色里,我们再也看不出郭达小品表演的丝毫痕迹,有的只是他对角色朴实而真诚的演绎。有了郭达出神入化的表演,原本侧重于历史题材的冯小宁初涉现实题材便让这部厚重的“报告电影”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潘长江在刚刚公映的号称年度唯一贺岁片的《杨德财征婚》里扮演一个房地产大老板,这个角色由于形象与身份的较大反差,本身即具有浓厚的喜剧色彩,但潘长江并没有拿这一点大做文章,他放弃了自己过去夸张的表演方式,用一种平实的方式去演绎,按他自己的话说,在这部戏里,他的表演“不是小品式的搞笑闹腾,而是日常生活中荒诞的提炼,通过常态与反常态的反差,制造出一种独特的黑色幽默。”我们看到,潘长江一本正经的表演在与周围角色的语言肢体碰撞中常常擦出喜剧的火花,其一脸的真诚更多地博得了观众对该角色征婚途中一次次碰壁的同情和对这一角色诚实守信崇高品质的认同与赞赏。
郭达、潘长江表演风格的成功转变表明,遇到好的编导,碰对合适角色,再加上自己的刻苦用心,一个被人定型的演员也会在不同风格的作品中闪发出异样的光彩 。
(361004 厦门广播电视报社 张国锋)
声明:原创作品,欢迎转载,但须注明作者和出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