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思维最纯真——看美国影片《圣诞故事》
美国影片《圣诞故事》不仅是给孩子们看的,它也给大人们提供了一次回忆童年、咀嚼人生的机会,看到那一幅幅充满童稚情趣的画面,我的眼前不时会浮现出自己孩童时期一些如今看来挺可笑的情景……几乎没有哪部电影让我回想那么遥远,笑得那么开心的,它表明真正的儿童片必须具备孩子的视点,依从孩子的思维,从而把孩子最纯真的一面展示出来。
电影《圣诞故事》从小主人公拉尔夫看到商店橱窗里红衣骑士所挎的射程两百码的玩具气枪入手,生动地描绘了这位顽皮男孩在圣诞节来临之前渴望得到气枪的心路历程。为加深父母的印象,拉尔夫苦心孤诣地在父母看的杂志里夹进玩具气枪广告画,在餐桌前欲擒故纵地屡屡提及“气枪”的字眼。在老师布置的“我最想得到的圣诞礼物”作文中,拉尔夫更是大加发挥,融入直情实感,并自以为会得到老师高度赞扬,而当他发现作文只得到个“及格”分时,一股无名怒火便冲向了那个平时欺负他的半大的坏孩子。拉夫尔最终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圣诞礼物,可是兴高采烈地开了一枪后便蹦掉了小眼镜,正摸索着寻找,脚下却传来“咔嚓”一声,为免父母责怪,他立即哭了起来,跟母亲说是一块冰从屋顶掉下砸碎了他的眼镜。这些孩子气十足的情节实在让人忍俊不禁。影片采用小主人公第一人称回忆的方式,时不时地插进一段貌似理性的旁白,与小演员那真实生动的表演相映成趣。而影片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莫过于拉尔夫的几次童真的幻想:当母亲认为气枪危险易伤人时,拉尔夫幻想家中闯进几个强盗,家人均战战兢兢四处躲藏,唯有拉尔夫端着气枪吓得强盗屁滚尿流;当拉尔夫做错事而受罚时,则幻想父母为责罚拉尔夫造成拉尔夫双目失明而痛悔不已;给老师交作文时,就痴痴地幻想老师对其他同学的作文不屑一顾,见到拉尔夫的作文则眼睛一亮……孩子纯真的愿望、儿童真实的心理活动在这些幻想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不仅准确地揭示了孩子的心理,而且把大人的孩子气也挖掘了出来。如,拉尔夫的父亲参加智力竞赛获得一件奖品,别人觉得不怎么样,而他自己则视如珍宝百般爱护;圣诞之夜偷吃火鸡不成反而放进一群狗乐极生悲等等。影片编导很好地把握住孩子与大人之间的关系,在主要状写孩子纯真童趣的同时也极力描摹大人的童心和对孩子的态度,使大人不再是儿童影片中无足轻重的配角。影片中大人的戏始终没有脱离孩子的视点,且与孩子的戏互为犄角,使影片显得立体、饱满。这部影片让小观众看得高兴,也让成人观众会心一笑。我想,真正好的儿童影片应该是孩子喜欢,大人也爱看的,《圣诞故事》正是这样一部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