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各数的认识》评课稿 王旭晓
(2010-12-16 10:40:44)
标签:
教育 |
《11-20各数的认识》评课稿
乐清市翁垟镇第二小学
本节课陈老师除了落实知识技能的教学目标外,更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到数学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本节课成功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重视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没有学生自己的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活动。现代教学论认为:只有让学生自己经历新知的形成过程,不是在教师的指令下默默地接受,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才能同时得到发展。动手操作活动以“动”促“思”,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积极进行探究。陈老师的这节课分两个层次操作:
先让学生数出12支铅笔,然后引导学生想:怎样放能让人一眼看出是12支?小朋友想出了两种摆法:一种是直接摆12根,另一种是先摆一捆,再摆2根。就这样学生摆12根小棒的过程中,初步产生了10个一可以变成1个十的观念,为教学10个1是1个十提供了表象支撑。再让学生拿出13支,18支等,进一步加深对计数单位“十”的认识。
2.重视对学生数感的培养
练习时培养学生数感的意识十分强烈。读尺子上的数,按顺序数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感受数的大小关系;估计物品的数量,加深对数的多少的体验;生活中的数:红绿灯、公交车、电梯中等无不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3.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师不仅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充分、主动、积极表现自我,同时也注意用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设置问题如“怎样摆就能使大家看得更清楚?”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从中学到了教学的思想,数学的方法,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到数学的价值。
总之,这节课体现了三个突出:突出主体性,创造学生参与条件;突出民主性,转变了教师的角色;突出实践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