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把高考填报志愿称为“智慧”的较量。我国古代就有关于田忌赛马的策略性故事。既然有多少实力(分数)已成定局,那么充分利用它,在同等情况下,怎样达到最高目标,这就是方法和策略问题了。
说到竞争策略,填报志愿中需要掌握很多,“选学校”
和“选专业”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熊掌与鱼如何兼得的问题。这里,我仅以自己多年辅导学生填报志愿的经验,谈一些看法。
问题一:学校与专业,谁优先?
这是家长和考生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据说,这个问题有许多专家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人意见不同,似乎也没有最权威的答案。对于那些尚未形成明确而成熟的专业倾向、成绩又比较优秀的考生来说,首选学校较好。因为一所大家公认的“好学校”(如“211工程”院校或部委属院校),其有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学风、优秀的师资和生源、优良的实习实验条件、高度的社会认可程度……这些,对你将来走上社会,对你的事业和人生道路都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所以我主张,这类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成绩,尽量争取进入更好的学校,也就是说,努力争取占有和利用更优秀的教育资源来提高自己、完善自我。
案例1:
2003年北京理科考生牟某,考后出分填报志愿。考分533,有20分加分,当年北京重点线是455分。
该考生只是泛泛地喜欢工科类专业,无专业上的特别偏好,要求尽量上首批“985工程”高校。经我和他家人协商指导,本一批的一志愿填报了首批九所“985工程”院校之一的西安交通大学,填了5个专业志愿,服从调剂。
最后,该考生被西安交通大学录取。其实他所报的5个专业都不够分,是调剂到工业设计专业的。考生基本上是以较低的分数进入了自己能上的最好大学,该校是我国高校中惟一的“国际工业设计协会”的会员单位(“国际工业设计协会”在每个国家最多允许两所学校加入)。由此,考生对录取结果很满意。
成功点:对这个想考入首批“985工程”院校,但成绩并不算出类拔萃的考生来说,如果对专业还没有较明确的取向,仅从类上考虑的话,可以“学校优先”。所以,经过认真分析九所院校历年的录取信息,他选择了西安交通大学,使他以533分的成绩上了综合实力比较强的高等学府。如果以他的成绩固守北京的同档次高校,其结果显然不乐观。
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假如一个考生在高中,甚至初中就有了非常明确的专业目标,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比如在某些国家竞赛中获奖),那么,对于这位考生来讲,在填报志愿时,选专业就比选学校更重要了。注意的是,虽然确定了专业,但一定要结合实际的学习成绩来考虑相应的高校。
案例2:
2004年北京理科考生苏某,考前填报志愿。该考生一贯成绩稳定,每次考试都是600分左右,上下从未超过10分。曾在北京海淀区的一模中,考了601分。
该考生喜欢理学类专业,尤其是化学。根据他的成绩和个人特点,经过分析近年部分院校的录取信息,我为他选择了中国科技大学作为本一批的一志愿,其中化学为第一专业志愿。最后,该生高考成绩为597分,以第一志愿进入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系。
成功点:以该考生的成绩,想进入北大、清华、南京大学不是没有可能,但专业上不一定能得到保证。选择中国科技大学(“985工程”院校、“211工程”院校),既保证了他喜欢的化学专业,又让他进入了非常优秀的大学。
问题二:什么专业更容易就业?我想进入某行业,是否得学某专业才行?
许多考生和家长存在这样一个误区,以为要进入什么行业,就一定得学什么专业。当然,大学所学的专业对你今后事业的发展肯定可以奠定一定的基础,但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许多情况往往是复杂的,在专业领域也经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并非“一报(某个专业就)定终身”。所以,不要死盯着热门专业选报,而放弃了自己喜欢的或者有发展前景的“冷门”专业。
曾有考生家长问我:“什么专业好就业?”我说:“机械类专业就好就业。”家长又嫌机械类专业就业后工资低,不想学。又问:“有没有工资高的?”我答:“有啊!比如工业设计专业,若能找到对口的设计公司,工资不会低,可不如机械类的好找单位。”家长继续问:“那有没有既好找工作,工资又不低的呀?”“有啊!比如微电子学专业。”家长这下高兴了:“这个专业好!我就让儿子报微电子学了。”我告诉他:“这个专业是不错,可是一般学生学起来都感觉很吃力呀!”家长又觉得为难了:“这可怎么好呢?”我告诉他:“任何事情都没有十全十美的,又好就业、工资又高、学起来又容易……哪儿有那么多的合适都让你占上呀?如真有这种专业,那一定是该很难考上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样选择呢?我认为,还是根据考生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对这个问题,确实要因人而异。
另外,最最重要的是,不论你填报什么专业,目的都是为了能被录取,离开了这个大前提,其他的都无从谈起。
如果考生实力很强,今后考研、读研把握十足,那就可以选一个基础学科来学,有了宽厚的基础,读研时再选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来学就轻而易举了;如果考本一批很吃力、刚够本二批线的学生,则最好还是选一个相对容易就业的专业,要知道本科毕业在就业问题上,不论有多少饭,首先要使他能找到一个“饭碗”;如果考生成绩一般,本二批也只能上个分数最低的或能上本三批,也不要紧,只要你认认真真地学习,掌握好知识,在大学培养出自强自立的信心和能力,毕业出来也是会有不错的出路的。
案例3:
2002年北京理科考生宋某,考前填报志愿。模拟考试成绩均在本二批线上下。该考生填报志愿前状态极差,几乎就要弃学,在家长再三劝说之下,勉强同意参加高考。
鉴于这种状况,我指导他填报志愿时重点放在本二批院校,如上批次线,就有录取的机会;即使未上批次线,只要相差不多,可在二三志愿考虑填报那些往年有降分录取现象的学校。后来他的高考成绩是415分,而北京市的本科二批最低控制线是424分,线下9分,还好第三志愿的北京某大学因为某些原因而降分录取,该考生自然“幸运”地被自动化专业录取。
该考生原本喜欢生物和管理类专业,但被北京某大学录取后,对自动化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成绩后来居上,成为该校的优秀学生干部、一等奖学金获得者,多次参与、组织、策划、拍摄学校的大型活动,还争取到了在中央电视台CCTV2《生活》演播室和CCTV4《走遍中国》栏目组的两次实习机会,2006年毕业后被中国广播电视音像资料馆录用,做网络技术工作。
成功点:该考生能根据自己成绩选择学校,不好高骛远,以最低的成绩进入一所本科院校,进校后能迅速调整自己的心态,迅速提高学习成绩,为后来顺利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问题三:我很喜欢这所学校,但想学的专业录取分数太高,怎么办?
这个问题其实最好办,学校一旦确定,专业上先选择自己喜欢的,但后面一定要有一个“冷门”的专业垫底,当然此专业要尽量和你的志趣范围沾边,毕竟这也是你自己选择的一个机会;否则,你就可能被这所学校拒之门外或被调剂到一个你不感兴趣的专业。选择这种专业时,尽量先了解这所学校的强势专业,如果有合乎志趣范围的“冷门”,你就拿它垫底,当然要参考往年录取情况,不能盲目填报,避免名落孙山。
案例4:
2002年北京理科考生付某,考前填报志愿。模拟考试成绩均在本一批线上下。该考生自己主意坚定:本一批的一志愿报考北京工业大学,但是想学的电子信息和工商管理等专业分数都不低,上了重点线而万一录不进这些专业,就怕掉到本二批院校,怎么办?
我建议在他自己选择的五个专业中,保留四个,剩下一个填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放在第五志愿的位置上。我向考生家长说明了这个专业是该校仅有的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之一(另一个是光学),虽是该校最强的专业,但分数并不一定高(我从往年该专业的录取情况分析得之),连当时的校长左铁镛院士都是这个专业的博士生导师。
该考生的高考成绩是482分,当年的重点线是469分,仅过线13分。他自己选报的前四个专业(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全部落选,被第五专业志愿——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录取。进校一年后他告诉我,对专业非常满意,懂得了这个专业确实是学校最好的专业,师资和实习实验条件都是最好的。
成功点:我并不赞成这个分数段(重点线上10分、20分)的考生选报京沪的院校,离开京沪其实也可以读一所全国重点大学,但他既然自己决定了非填报这所学校不可,我只能建议不要全部填报热门,找个冷门同时也是这个学校强项的专业,使他能以较低的成绩进入一所市属重点“211工程”院校。
要说高考填报志愿方面的话题,真是千头万绪。至于熊掌和鱼,只要是你所欲,只要能为你所用,就是适合的,是否一定兼得并不是最重要的。
------------------------------------------------------------
科学填报志愿,合理规划人生!分享思想的盛宴,开启事业的大门!
高考咨询QQ群1:211201;高考咨询QQ群2:91572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