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肠旺面

标签:
美食贵阳肠旺面 |
分类: 写“食”日记 |
正宗的肠旺面是用人工擀制的鸡蛋面条,面条制成就立即分团,一碗面一团,分好团的面即放入瓷盘,用湿纱布覆盖,以防表面脱水,煮出后夹心不透。面条煮熟后捞入大碗里,拌上砂锅锅里的肥肠和刚汆过的血旺、绿豆芽,再撒上脆哨,浇上辣油,使汤色鲜红,肠肥味美,血旺嫩滑,豆芽清甜,可谓红而不辣,硬而不生。油亮不腻,浓香可口。
贵阳肠肠旺面有着深厚的地方文化底蕴,姑且不谈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肠旺面的动人故事,单是旧时贵阳肠旺面的行事,单是旧时贵阳肠旺面的行话和术语,就很耐人寻味了,呼起来简直是一种颇有地方音乐味的享受。如:“红辣椒油叫”“红”,葱花叫“青”,多要辣椒油叫“红重”,少要辣椒油叫“红轻”,不要辣椒油叫“免红”,不要葱花叫“免青”,不要血旺叫“免旺”,少要面条叫“减条”,多要汤叫“汤宽”,不要汤叫“旱挂子”;快称“麻利”,继续称“跟倒来”,汤碗称“热打滚”,将桌子抹干净称“合席”。行语和术语主要是堂倌和掌瓢应用,堂假定一唱,掌瓢的凭记性好按次序先后安排操作,一点不会错。老顾客也懂行语和术语,老顾客一进门只要说声“红重”,堂倌心领神会,一吆喝,保证端上来的肠呈面红油特多。熟悉的两位顾客在面馆碰上,吃完两人争着结帐给钱,争执不下,堂倌接了其中一位的钱,就高唱:喜相逢呀!二回补敬慢慢来!”声音绕堂,顾客中另一位就会笑着收回自己的钱,然后两人笑嘻嘻地走出店堂。如今雅俗共赏的行话和术语已听不到,然而那富有韵味的吆喝声,却不时勾起老顾客恋旧的心情。
1.陈肠旺
贵阳最著名的一家肠旺面馆,在龙井巷(龙港百盛旁边那条路)上.环境不错,感觉不像个吃肠旺面的地方.他家的肠子做得很干净,旺子做得尤其好,又嫩又鲜.面条口感一般,但貌似真正的鸡蛋面,泡一会儿就软了,汤头不错,应该是高汤,就是一般比较少,吃到后面被面吸干了,要求宽汤就可以了.
价格 ¥7
总评 ★★★★
2.九中门口满园香
从每天他家门口排队的长度就知道了,他家环境较差,经常排了半天队,终于买到面了,却发现没有座位只好站着吃,而且他家平时一般11:30后就关门了,所以要吃就要趁早.这家面的质量不错,很劲道,肠子做得赞,旺子一般,红油很香,汤头很鲜,但估计是高汤+味精汤.
价格 ¥6
总评 ★★★★☆
3.西南风楼下
不知道这家面馆叫什么,但每天也是门庭若市的,此家面最有特色的是比较清香,汤清味美,面条比较细,劲道。肠旺做得一般,脆哨很赞,汤头比较鲜甜,面相当少,一般男生要加面,还有他家鸡蛋是现煎的,不错、
价格 ¥5.5
总评 ★★★★
4.水校刘记
省医血站门口,名气比较大,但盛名之下难付其实。环境不错,面条刚吃比较劲道,但吃久了易泡软,肠子处理得不大好,旺子一般。汤头碱味过重,吃后口干,发腻,有点闷人。不过这家红油不错
价格 ¥6
总评 ★★★
5.师赐福
解放路啤酒厂门口,电力实验院对门。多次在贵州都市报上看到,环境一般,面条一般,红油比较辣,肠子做得软烂,旺子一般,汤头鲜,味精少,吃后感觉有点腻。
价格 ¥6
总评 ★★★☆
6.蔡家街口金牌肠旺面
环境一般,高峰期排长队,面条细而劲道,久泡不软,肠子做得软烂鲜香,旺子一般,有卤豆腐块,红油较香,汤头醇厚
价格 ¥6
总评 ★★★★☆
注:以上价格为2006年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