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是无可逃遁的红尘。年复一年在红尘中搏战沉迷,日复一日在希望里寻找桃源。越贪恋,越厌倦,越出走,越深陷……
乌镇是几年前就想去的地方。不知道为什么,去年去甪直就有一种有如回归般的亲切和欣然。我想那样古老沉静的地方,也许是所有灵魂洁净,感觉敏锐之人的精神故乡。我第一次去,就有如归乡之途。这是一种天性的契合,没有道理可讲。
坐在嘉兴开往乌镇的车上时,心情复杂,甚至有近乡情怯之感。我担心自己对它的期许过高、憧憬过多,给它蒙上太多如梦似幻的色彩,最终反而失望。而此时更是五一黄金周期间,我深恐即将展现在我眼前的会是一派人山人海的景象,让人败兴。
经过舟车劳顿,下午五点到达乌镇时已有些疲惫。我还是很幸运的,虽然还有些没散去的游人,但终归没有令我扫兴。在落日余晖中的乌镇,渐渐显露出它的沉稳和淡定。我端起相机,用像悲欢一样分明的黑白拍下在乌镇的第一张照片。

和其他水乡小镇一样,乌镇民居也是沿溪河而建,于是就有“家家面水,户户枕河”的格局。但有一点是其它水乡古镇所没有的,那就是乌镇人家的水阁。乌镇的街道临河而建,临河的一边称作“下岸”,街道的另一边则称作“上岸”。上岸的民居一般都是深宅大院,临街的只有两三间门面,纵深的却有四、五、六进。下岸的民居有一部分延伸至河面,下有木桩或者石柱打在河床中,上架横梁,搁上木板,就称为“水阁”。这水阁的模样有点像傣家的吊脚楼,只不过这“吊脚楼”生根在水上,波光相映,别有一番情趣。水阁是乌镇的灵气所在,有了它,乌镇的风貌更有韵味,气质更为优雅,乌镇的历史也凭添了一份温婉。不过最吸引人的还是漫步乌镇,随处可见的乌镇人脸上流露出的恬静和悠然。在久居都市的人们看来,那样的生活才能称得上幸福吧。

夜宿东栅民居,在吃过简单的家常饭后,就走进了夜色中的乌镇。乌镇的夜因为灯光的少,显得特别的黑而浓。沿路有好几座小桥,多是十分随意,不怎么认真雕琢。只是随意想走上小桥,然而当我转过桥头,眼睛开阔起来的时候,灯火迷梦般的水乡宛若梦中见到的一般,乌镇的夜如此的宁静,灯光从水下打上去,迷幻的清奇,还有屋檐下清冷的灯辉映着。在那一刻,我才理解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才觉得自己上上下下地这么远离了尘世,到了一个如此安静、如此宁和的水乡,到了这样一个入梦似幻的处所。所有的一切,在那个时候仿佛都离得远远的,只愿这么长长久久地看下去,用心去看。那一刻,有一种潮湿的泪意悄悄地凝在眼眶里,挂着。驻足片刻,将那一幕深深印进自己的脑海,在将来纷杂的人事中,在入夜一人独处的时候,可以悄悄拿出来,品味那一刻的撼动和心悸。



一夜的雨,不曾想,竟出了太阳,乌镇仿佛一下走出了雨天的阴霾,变得明亮起来,黑瓦白墙,亮得逼你的眼。清晨五点多乌镇就已热闹了起来,不少店门都开了,来往的游客停停走走,脸上多半挂着满意的微笑,到处都是拿着调焦相机或数码相机一路猛拍的游客,恨不能把乌镇整个吞到相机中去。昨夜的宁静在此时想来,仿佛并不是真的,仿佛我只是扶着乌镇亭中的栏杆做了一个水乡的悠梦,然而,这样喧闹的乌镇才是很多游客眼中的乌镇吧。



走到一间卖蓝印花布艺品的小店前,同伴被里边的东西吸引了,我也有些心动。要不要买件蓝印花布的纪念品呢?一直很喜欢这种乡土的自然的气息,即使在这里满大街都是,还是觉得很美。但是即便是小小一个摆设,看起来朴素恬淡,骨子里却很是张扬,一间屋子只要放上那么一两件,就仿佛全是它的气息。也许因为如今它在生活中的出现已不再是常态,任何东西在一个不合适的地方出现,反而耀眼。也许,喜欢但并不适合我,喜欢也未必得拥有。
用过早饭,向西栅行去。西栅景区的入口很有特色,像宾馆的大堂,往右手拐弯有个腊像馆,陈列的都是水乡生活的场景。蜡像的眼睛很有神采,其眼神的灵动让人真假难辨。


从蜡像馆出来,在码头乘着乌篷船进入西栅景区,一下子被一种古老的氛围所包围,长条石板路,幽暗狭长,悠悠岁月,乌镇人千年走过的脚印把石板锃亮;千年的风雨见识了这在水一方的枕水人家袅袅的炊烟;千年民居的木板房,仍然散发着幽香。
由于我们到得早,古镇出奇的安静,偶尔有三两行人擦肩而过。路两侧的民居多半已改成了客栈,有或俗或雅的名字,都一色开着门,望进去,装饰简单而温馨。沿着河边漫步,随处可见写意式的园林小品,几丛翠竹,一树碧叶,皆可入画。手中的照相机就没法停止拍摄,这里每一处都是一幅画。置身于画中,都快有点不真实的感觉,只是同伴不停地的手机来电把我拉回现实中。




这些民宅每隔几间就会有一个小巷,每一个小巷就是一个码头,而每隔几个小巷又会有一处茶馆,临水而居的地方都会摆着一张茶桌,和几张长条凳,一把古色古香的茶壶和几个洁净的茶杯,在夕阳余辉的印照下,感觉走进了画里,让人有着留下来不想走的念头了。而此时正值中午,索性停住脚步,找一通风临水而居的茶桌坐下,吹着春风,赏着小桥流水人家的自然天成,品着清茗和简单而可口的菜肴,时间都仿佛在这一刻停滞,脑子也一片空白了,彻底放松在景致中,成为其中的一份子,也才真正体会到小镇的古朴与清幽。


由于要赶车,吃过午饭就踏上了归途。
终点又是起点,我在乌镇的东、西栅转了一圈,浮光掠影,匆匆而过,所经所见都在心中留下痕迹。最可满足的是我的心,它在悠游中得到滋养,仿佛吐出不少城市的烟尘和毒气,干净许多,轻松许多,快乐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