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海》:天后张惠妹给戴上的怨妇歌帽子,就这么让名模杜鹃轻松摘掉了?

标签:
听海杜鹃纽约纽约张惠妹黄绮珊 |
分类: 边走边唱 |
《听海》自打诞生的20年来,常常被做为考察一名歌手歌唱技巧与实力的一种有效证明,张惠妹杜鹃啼血式的演绎方式也成了这首怨妇歌的标准模板,20年来,几乎没有多少例外,如今,交到一个从未唱过歌的真正叫杜鹃的模特手里,怎么就一举翻身,脱胎换骨了?
杜鹃不啼血,漫听海轻歌
文/卢世伟
http://s2/mw690/001xrDDdzy70VKZnZ6x21&6901986年,年仅18岁的重庆女孩黄晓霞离开家乡来到广州,凭着一副会唱歌的喉咙,想要闯出一番人生。5年后,她得以加入当时广州著名的卜通100。在广州的一次PUB演出中,她的歌声吸引了来自台湾的著名音乐人涂惠源,经人介绍后,两下惺惺相惜,这一年,她也得以有机会与涂惠源合作出个人的第一张专辑《HOVER OVER》, 1994年由台湾的福茂唱片发行,更名为《INSIDE MUSIC(躲在音乐背后的人)》。音乐人之间的合作撞出的,不仅仅只是作品的火花,爱情的火苗也在其中点燃,黄晓霞也和涂惠源在这一段合作中产生了爱情并结为夫妻,本是一段佳话。
可惜好景不长,1996年,两人终因音乐理念及个性等诸方面的不合,“把爱剪碎了随风飘向大海”,一段婚姻走到尽头。离婚这件事情放在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是一段沉重需要抒解的,身为音乐人的涂惠源抒解的方式自然也选择了音乐,痛定思痛,他把与黄晓霞的这段经历写在了两首歌里,一首叫《剪爱》,一首叫《听海》,原来的计划是要把这两首歌都收在正在为前妻准备的新专辑里,阴差阳错,这张专辑并没能付诸实行,这两首歌,经著名的词作人林秋离填词之后,最终交由了这一年在歌坛初露头角的新人张惠妹演唱,也成了一代天后从此的压箱镇世之作。
http://s16/mw690/001xrDDdzy70VL2k8Wj1f&690黄晓霞就是后来的黄绮珊。在参加首届《我是歌手》时,她也在重新有机会演绎《剪爱》时讲到了她和涂惠源的这段过往。《剪爱》和《听海》在一段需要去捱过的感情伤痛中是如影随形的,把爱剪碎了随风飘向大海,然后,“听,海哭的声音,叹息着谁又被伤了心,却还不清醒”,来自台湾卑南族的原住民女子张惠妹,身体里与生俱来如火山喷发似奔放而浓烈的血性,卑南族音乐天生又有着蜿蜒悠长而悲壮苍凉的底色,于是她把这首歌演绎的如同杜鹃啼血一般,情之怆然,伤之绵延,可谓字字血声声泪,人与歌,声与词切合地丝丝入扣,令人听后无不为之动容,这首歌也成了张惠妹1997年发表的第二张个人专辑《Bad Boy》中影响力最大最广的作品。
http://s12/mw690/001xrDDdzy70VL7G3F17b&690
张惠妹所演绎的听海太过准确而经典,她这种杜鹃啼血的演唱方式几乎也成了后来模唱者及翻唱者学习与参考的范本,后来我们又听过太多人重新演绎过这首作品,包括张学友、曹格、郑淳元、张靓颖、金池,一水儿的大号唱将,我身边那几位专业歌手的朋友无论是K歌还是参赛,这首歌也基本都是他们最常备的必杀曲目,事实上,因为这首歌本身所描述感情之浓烈,曲式结构之宏大,往往也要求歌手拥有足够宽广的音域和对感情深刻入骨的表达功力才足以准确地演绎出其精髓来,自打诞生的20年来,这首歌也常常被做为考察一名歌手声音之能力范围与感情之细腻程度的试金石之一,多数歌手也把成功地演绎这首歌曲当作是自己歌唱技巧与实力的一种有效证明,所以,这种杜鹃啼血的演绎方式,就成了他们最为通常的选择,20年来,几乎没有多少例外。
http://s5/mw690/001xrDDdzy70VLdWMS034&690
杜鹃其实并不是一名歌手,而是一名蜚声国际,最能代表中国面孔的超级名模,也是电影圈的一名个性新面孔,一位以美丽优雅,个性坚定而著称的女子。《听海》之前,杜鹃并没有过公开录制和发表个人演唱作品的经历。按说各种艺人跨界唱歌的事情在这个圈子并不鲜见,多元化多栖发展的时代,任何人突然出来唱歌都不奇怪,有时我们甚至是还暗暗期待着,到底还有谁能把一首歌唱得多奇怪!杜鹃与《听海》之间,倒确实是有一个奇怪的伏笔:一首如此考验唱功的歌曲,怎么就能如此冒险地交到了这样一个从未唱过歌与从未学过唱歌的模特来演绎?
http://s11/mw690/001xrDDdzy70VLmF2hcaa&690
杜鹃这次得以有机会演绎这首经典名曲,也是因为她与阮经天合作主演最近刚刚上映的由关锦鹏监制的电影《纽约纽约》,由杜鹃所代言的著名珍珠品牌京润珍珠与华谊电影共同制作了这首切合电影主题的推广曲,演唱者,也自然交给了这部电影的女主演,杜鹃。杜鹃不光唱了,还以自传体的方式拍摄了这首歌的全新MV,MV的幕后制作团队堪比电影阵容。4月15日,也就是今天公映的电影《纽约纽约》的导演罗冬亲自上阵执导,张叔平任造型指导,这支MV今天还在纽约时代广场举行了盛大首播。
http://s5/mw690/001xrDDdzy70VLqErxG54&690
4月9号,在电影《纽约纽约》试映之后,我也得以在电影院率先领略到了杜鹃这支MV的全貌。坦白讲,杜鹃的演唱并没有震撼到我,像这首歌每次被演唱时的那样——但倘若真是那样,那也就不是杜鹃了,这首歌也就失去了再度被翻唱的价值和意义。当电影结束,延续着影片结尾那力带惆怅的情绪,杜鹃版的《听海》MV,结束了一场久远而传奇的恋情,结束了一次繁文缛节的工作,穿过繁杂奔忙的都市,一直来到一片宽广而放松的海域,一路地穿梭,也在一路缷下一身各种各样的壳,最后回归于一片平静而温暖的海滩,和一个坚定而美丽的女性形象。
在由另一名潮流音乐人代表林二汶监制下的这首歌曲中,杜鹃呈现出一副轻柔而温暖的声线,淡定而洒脱的唱腔,水波不兴如自言自语,没有一丝猛烈的撕扯或撞击,或许有一丝叹息,却显然没有海哭的声音,而歌声结束,这声音从耳朵流进心里,像海水一样在心底推开一片平静而光滑的海滩,反复有细微洁白的浪花,来来回回一层一层地在上面荡过来散开去。
http://s12/mw690/001xrDDdzy70VLNEgOvab&690这个时代的女性,大抵更多是像杜鹃在给MV配上的那段独白中所说的,是柔软而坚定,自信而自强的,不再习惯向世界示弱,面对很硬的世界,她们相信自己的美丽,更习惯于抱紧自己,从自身长出一副壳来,一边幻想会被世界温柔相待,一边承认柔软,从而分泌出勇气,自己把所受过的那些隐秘的伤害,孕育成温柔而坚定的珍珠。同样是听海,她们不是要对着海放声大器悲泣到天明,而是在海边写封信给你,告诉你她被海抚平的情绪,“至少我很冷静”,她们离开你时,已然是这样的心情。
不敢说杜鹃的版本就达到了什么或超越了谁,但至少她的这种理解和演绎,是新鲜的,是准确的,是舒服的,是好听的,也是更贴近演唱者本人以及她所处的这个时代的。这本来就是一个盛行改编的歌唱时代,但不管怎样改编,一首歌,不在乎谁唱或怎样唱,重要的是主题明晰,逻辑合理,表达准确,人歌合一,能在听众心里产生代入感从而引起共鸣,可以负责任地讲,这首歌中,杜鹃做到了,而且做的十分优雅,不一定会震动你,但应该能带动你,放下执念,走向一个像杜鹃一样舒服而美丽、从容而坚定的自己。
http://s6/mw690/001xrDDdzy70VMhyjA145&690—————————————————————————————————————————————————八:有时八面来疯,有时八卦生风
音:从音乐起,很多种音乐,很多跟音乐相关的人、情、物、事,但不止于音乐
盒:乱七八糟,都装在一个盒子里,是马卡龙还是鹤顶红,随机品尝
喜欢听我唠叨的话,欢迎添加我的微信公众号“世伟八音盒”,一起八一八,拉一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