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sitem00n
sitem00n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02,950
  • 关注人气:1,92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要迷信专业投资机构

(2011-11-17 14:16:39)
标签:

股票

分类: 杂评
最近国外大行一直有沽出中行H股的新闻,于是草木皆兵的A股就会用跳水来回应。
我想说,千万别迷信投行之类的专业投资机构的判断。过去的很多历史已经证明,一个汇聚全球最聪明人才的机构,不一定不做蠢事。而且他们往往特别擅长做一些奇怪的别人难以理解的蠢事。
今天很多外资行在低位出中资行的股票,并不代表中资行的运营资质发生了巨大改变。无疑,在金融业上方漂浮的两朵乌云:房地产危机和地方政府坏账,一直存在。但是,我想说的是,当全社会的眼光都已经关注到这两个危机,并且领导层已经实施了一定的措施来对冲这种危机,再且市场已经用脚投票实质性的通过股票下跌来释放这种潜在风险的情况下,这种风险一定不会是摧毁性的。
中国基本还是个封闭的资本市场,欧美大行在欧洲债务危机上面累积的赌注,比起在中国虚拟经济里面注入的水份,数量要大得多。现在欧洲的情况,真正是危如累卵,希腊债已经干掉了明富环球,西班牙和意大利还不知道会干掉谁。很多时候,在低位被迫卖出股票来回填本身经营的需求,也是不得已的事情。我认为市场对于这种行为太过敏感了。
不过市场从来不是理性的,所以我们也不用去深究它的敏感与否。
很多时候,聪明与智慧是一种奇特的缠绕互生关系。聪明人不一定有智慧,因为聪明人往往过于自信,不了解自己能力的极限在哪里。价值投资从格雷厄姆起,就一直关注做自己能力所及的事情,寻求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投资方式。我们看到08年金融风暴和现在欧债危机的根源,都是聪明人跨越能力圈限定去做过分危险而所谓“高收益”的事情。而在价值投资者的眼睛里,高风险的投资绝不会是高收益的。高收益的投资一定是低风险的。这是两种对于风险的认知的不同,价值投资者要更加保守和理性。

所以我的观点就是,不要去管其他人或者其他机构如何评价中资行的股价和未来,我个人的认知是目前的股价已经足够低并且因此提供了足够的业绩缓冲。而中国的经济发展虽然充满挑战性,在主动降温的前提下,即使只保持低速(5-7%)成长,那么金融业也能够用时间换取足够空间,安然度过这个危机。
假如房价跌到08年水平,因为这三年的经济成长和货币增发,其实房价已经在08年基础上实质贬值了30%。经济和房价还可能继续不温不火的拖拉上几年,金融股也可能继续被低估压抑上好几年。但是乌云最终会散去,经济的成长最终会让消费低迷和坏账问题得到舒缓。而那时候才开始买入,春天就早已经过去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