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邓布利多的古怪致辞想到的
(2011-01-11 22:55:33)
标签:
教育 |
分类: 打倒奔茶式教育 |
魔法学校的校长邓布利多在一年级新生入学的开学宴会上发言,他只说了四个词:“笨蛋!哭鼻子!残渣!拧!”
在麻瓜世界长到十一岁的哈利·波特无法理解这样古怪、毫无意义而又充满恶搞意味的发言,他疑惑地问身旁的学长,校长是不是有点疯疯癫癫?
每当遭逢工作中的一些严肃的场合,我就会不由自主又不合时宜地想起《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里这篇有点骇人听闻的宴会致辞。J.K.罗琳女士一定是对麻瓜世界里的各种繁文缛节深恶痛绝,才想出这么个让人会心一笑、拍案叫绝的桥段。
魔法世界的伟大教育家邓布利多先生不仅擅长魔法,还擅长把教育手段“去意义化”,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在我们的教育天地里,诸多意义的附着简直让人恼火。
晨会上,我们习惯从名人小故事或是历史传统入手,轻车熟路地过渡到同学们的实际生活,来谈论某种品德的重要;广播台里,好听但歌词“意义不大”的音乐也许会被好心地替换;甚至是一次力争自由、不再命题的作文比赛,也会被上级部门接管,热情地冠以热爱家乡的美名。
而教授方无微不至的意义附着必将带来接受方无所不在的厌恶之情。这是因为,学生们都是有思想、有情感、会判断的人,而不是泥塑的雕像。他们无从接受纷至沓来、用目的性很强却又笨拙包装过的方式呈现的意义灌输,他们期待的是真正的学习、试错、理解和成长。——为什么晨会不能呈现异见、广播台不能只注重旋律本身、作文比赛不能真正地我手写我口呢?
这里边的原因多种多样。除了有一个“文化传统所致”的万能答案之外,我想教育者和教育部门的拘谨(意义至上)、着急(快点灌输)和先入为主的成见(我是对的),才是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吧。所以,如果我们不多做一点努力,可能会使麻瓜世界的教育缺少更多的光彩呢。
当然,批评这种附着,并不意味着否定教育预设的意义本身。只是我们应该弄明白,从教育手段的功效来讲,它们有着各自的职能——学习中的合作与挫折自会加强学生的韧性,体育运动中的紧张和竞争也会让他们变得更茁壮和成熟。在这些过程中,一个聪明的教授者未必要把价值观用标签强行贴上——当歌声成为歌声,奔跑成为奔跑,学生会变得更加轻松、愉快并找到真正的自我吧。
让每一个教育者都高声朗读邓布利多校长的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