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3C企业的网络化抉择(下)
(2010-09-02 22:29:25)
标签:
中国3c企业网络营销家电营销林岳策划林岳品牌财经 |
分类: 营销管理实践 |
中国3C企业的网络化抉择(上)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0ef1670100lq46.html
网络化的渠道挑战
表面看,3C企业网络化似乎前程似锦、一片坦途,但实际上不然,除了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这一领域所造成的竞争之外,企业还将面临着诸多渠道营销的问题。
挑战一:价格如何控制
价格管理是企业网络化最头疼的问题。因为网络没有了地域的限制,全国各地各级代理商都可以扎起堆来竞争,这必然导致价格的混乱,甚至网络平台会变成窜货商抛售库存的温床。这对企业线上线下的渠道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我们要明白渠道价格为什么会乱?渠道价格的问题归根结底在于厂商,无止境地给予销售压力,过多地出现各种类型的市场费用,结果渠道商就利用这些费用来缓解库存压力。3C企业在网络化的进程中一定要明白,市场费用只能用来提高顾客体验,如果费用都体现在价格上,那么这么策略一定不是可持续之道。
另外,B2C网站如京东、新蛋这类企业,在没有了高昂的实体店成本之后,则对很多竞争对手形成了低价冲击,更甚的是他们的库存流动周期比苏宁、国美们大大缩短,这就要看3C厂商如何去权衡利弊了,实际上网络购物渠道在未来仍然代替不了实体渠道,他会成为实体销售的有效补充,所以要“烧钱抢份额”还是“平稳可持续发展”,则要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来决定。
挑战二:渠道怎么维护
苏宁、国美这样的渠道商强势进入电子商务领域,无疑给很多3C企业带来困惑,他们有巨大的行业资源,拥有很好的线下渠道,更重要的是他们有极强的议价能力。对于3C企业来说,到底该不该自建网上商城?自建网上商城能和渠道商的销售形成互补吗?从目前许多B2C网站来看,盈利能力都是比较弱的,京东靠低价策略取得了快速的扩张,但这并不是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未来的3C渠道比拼的不是价格,而是服务和体验,这就要求3C企业在不同的渠道上下功夫。
网购的渠道在目前而言可分为两种,一个是直销,就是企业自建网络商城,或是在自己的官方网站做一个在线销售的频道,又或者在“B2C平台网站”如淘宝、拍拍上建设网店;另一个是分销,通过网络经销商的平台来销售,如京东、新蛋等等,甚至是一些小的经销个体,这些都是有效的通路。但是如果企业所有这些通路都在卖,那么渠道维护的问题就来了,孰轻孰重?哪个渠道应该放多一点精力?什么渠道应该采取什么销售策略?这些问题都很容易让企业陷入混乱的局面。
联想的ThinkPad在商务人群中具有很好的口碑,联想也针对ThinkPad在淘宝商城建了一个品牌专区,全方位地提供专业服务和产品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则提高了这部分人群的信任度和忠诚度。所以,企业在构建网络渠道的时候,应当考虑不同产品的不同定位,所辐射的目标群体,这比一锅端要来得更加准确和有效。企业在选择渠道的时候,应该考虑三个问题:一是产品在该渠道上能不能抓住目标顾客的需求,其次是这个渠道与现有的物流管理是否能无缝连接,第三个是投资回报率如何。
网络化营销模式变革
随着物流系统的不断升级,大家电网购的时代也在慢慢走来,这说明网络购物让整个3C的渠道正在发生深层次的变革,企业要想把握住这样的契机,一定要清晰地知道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信息的传播策略上。
传统的营销模式大多会通过策划有创意的活动、设计有吸引力的广告、制定能够激励代理商的销售机制来完成,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这些策略开始变得收效甚微,因为企业并不真正知道自己的潜在顾客在哪里,结果有大半的广告费用都是浪费的。
但是在互联网时代则不同,假设网友A要购买一部触摸屏手机,他首先会在搜索引擎上输入“触摸屏手机”,这时候A便可看到很多网站的“心水推荐”、各大手机论坛的评论,还有各种品牌手机的网站链接,“货比三家”是中国人购物的基本习惯,A又在自己的QQ空间上发布了一篇日志——“要买2500元触摸屏,熟悉的朋友来建议一下买什么好。”通过分析网络评论和好友的口碑,A终于决定了要买的品牌和型号,随即A通过搜索引擎又找出了这个品牌所有的网购链接,经过对比和在线客服的游说,A最后在某商城的该品牌旗舰店购买了这款产品,因为有促销活动,价格比线下经销商还要便宜200元。过了几天,A拿到心仪的手机之后,兴奋地又在QQ空间和常去的论坛灌水,图文并茂地写下自己的使用心得和购物经历。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企业与A的接触点有三个:一是搜索引擎,让其可以找到相关的信息;其二,是手机论坛和社交网络,引发了A的购物倾向,并在最后还做出了网购分享;第三是购物网站,A在对比之后选择了有安全保证且更加便宜的官方网店。这家企业成功地把产品卖给A,其中有三个关键点:第一是有效运用了搜索引擎广告,让顾客很快找到关于自己的正面信息;第二是很好地利用了社会化论坛和交友空间,让A能够找到有利的口碑,同时也传播好的口碑;第三个是该企业的在线客服通过即时对话工具,用优惠活动最终促成了这笔交易。
以上的这三个关键点,分别代表了企业网络化的必备技能,那就是:精准营销、口碑营销和互动营销。在3C企业网络化的过程中,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体验营销”,用户体验最基本的需要会体现在四个方面:浏览速度是否够快、网站内容是否丰富不啰嗦、操作是否便捷清晰和页面的设计是否美观好看,这四个基本点会给用户留下第一印象,但在购物的售前、售中、售后的体验会直接造成用户的满意度以及是否重复购买,所以说到底,电子商务在一系列营销创新和系统建设的背后,所追求的只有四个字:“体验”和“服务”。
如索尼在自己的网上商城定期办课,讲解产品使用知识等课程,有效地吸引了大批粉丝观看学习,用户黏性大大提升;诺基亚在优酷策划网络视频演唱会,使得5800音乐手机成为公司历史上销量最好的型号;如联想在奥运期间邀请运动员在官网写博客,分享训练日记,在搜狐数码公社策划“偷拍红本女”事件等等,这些都是有益的尝试。但是企业一定要明白,口碑营销是一把双刃剑,企业切不可为了策划而策划,否则很容易会因为变味反而带来负面效果。
在互联网时代,没有永远的胜利者,能够突围而出的,总是那些懂得把握机遇、战胜挑战的企业。这个市场将越来越有意思,竞争将越来越残酷。
文/林岳,刊登于《销售与市场》管理版2010年7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