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通知称,由于适用期已过或者调整对象已经消失等原因,包括《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开展境内个人直接投资境外证券市场试点的批复》(俗称“港股直通车”)在内的19个文件已经失效。这也意味着国家外汇管理局2007年8月批复的“港股直通车”试点方案胎死腹中。
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开通“港股直通车”试点对于中国股市的健康发展来说是有积极意义的,开通“港股直通车”很有必要。
开通“港股直通车”,受益最大的无疑是香港股市。内地投资者直接投资香港股市,这不仅可以带给香港股市巨大的资金,更可以密切香港股市与内地股市的关系。这实际上是维护香港股市稳定,促进香港股市进一步发展的重大措施。可以相信,在内地投资者可以直接投资香港股市的情况下,香港股市在全球股市中的竞争力一定会进一步提高。
开通“港股直通车”,也有利于保护内地投资者的利益,同时还有利于内地投资者走向成熟。让内地投资者直接投资香港股市,内地投资者因此多了一个可供选择的投资市场。由于香港股市较A股市场成熟很多,港股的价格又普遍低于A股,因此,开通“港股直通车”,不仅有利于内地投资者早日走向成熟,而且也可以让内地投资者获得较好的投资机会。
更重要的是,内地投资者的成熟也可以反过来推动A股市场走向成熟。A股市场的不成熟在很大程度上与国内投资者的不成熟有关。如果国内投资者成熟了,那么,那些估值偏高的股票以及那些50几倍、60几倍甚至百倍市盈率发行的新股,自然就无人问津了。这一点对于国际板的推出意义重大。在目前新股高市盈率发行的情况下,让外企来中国股市高价发股,这种做法很容易遭到国人的反对,并成为国际板推出的重要障碍。相反,如果“港股直通车”开通了,投资者在香港股市就可以买到汇丰控股及东亚银行等股票,这些公司要在国际板高价发股也就不可能了。所以,开通“港股直通车”对于国际板的推出以及外企公司在国际板上的合理定位有着积极意义。
但遗憾的是,这样一个对中国股市健康发展有着积极意义的举措没有付诸实施就夭折了。当然,“港股直通车”试点方案批复的时机不对,这是一个问题。2007年8月,全球股市正处于一轮大牛市的尾声,这时推出“港股直通车”试点,其实是为港股火上浇油,不利于港股的稳定,同时也是让国内投资者到香港股市去高位接盘,“港股直通车”在当时遭到反对在所难免。而且,由于“港股直通车”只是选择天津滨海新区作试点,这其中涉及到利益的争夺问题,这也是导致“港股直通车”夭折的原因之一。
所以,尽管《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开展境内个人直接投资境外证券市场试点的批复》的文件已经失效了,但开通“港股直通车”事宜不应过期作废,而应该在原有批复的基础上作出进一步的完善。虽然管理层有意用QDII及“港基”在内地挂牌来代替“港股直通车”,但不论是QDII还是“港基”,都不能满足内地投资者直接投资港股的愿望。因此,“港股直通车”的试点还是应该实行,只是方案需要进一步完善,试点的城市不妨多几家,而且在推出时机的选择上尽可能安排在一轮熊市过后,这样“港股直通车”的推出就会顺利得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