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悟分享:做工作为什么要“战战兢兢”?

(2011-02-14 18:09:41)
标签:

张瑞敏

谨小慎微

不可控

不守旧

鼓士气

做确认

年会

杂谈

分类: 团队管理类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曾说他每天“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希望把每个决策都作对、让每次的执行都落实。我深深认同这种观点。很多事实证明,做事情的确需要“战战兢兢”,它与大刀阔斧、开拓创新并不矛盾,这是成功的基础。

    最近公司在召开为期七天的年会。面对六七百员工,作为总负责人,前期筹划以及每天需要考虑的事情很多很多。我的大脑也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借用张瑞敏的话,确切点儿说应该就叫战战兢兢。我对这个词语的深刻理解源于实践和反思。

    战战兢兢的同义词是谨小慎微、一丝不苟、如履薄冰。如果不具备这种状态,对眼前的事情就不能引起高度重视,也不会全心投入,结果必然会漏洞百出,忙乱被动,导致任务失败。我总结了一下,要确保事情做好,通常要掌握一些原理、遵循一些原则,以下这些原理或原则都要求我们务必做到谨小慎微:

    1.不可控:面对一个项目(例如大型活动),我们在前期会做周密的策划与分工,但不管思路多么清晰,总会有些想不到的事情随时冒出来:会场已经布置完毕,设备已经调试到位,按理说可以松口气了,可偏偏在活动开始前投影的灯泡不亮了……这些都属于不可控因素,它不以筹备者的意志为转移,怎么办?要事先在心里默认这一点,即随时会出现突发状况。把可能会出现的突发情况尽量想到,想周全,然后制定预案。假如我们已经具备了“不可控”的意识,即便有未考虑到的突发情况冒出来,在第一时间也不会紧张,更不会乱方寸,这是确保快速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前提。下面来分析:如何想周全——

    2.提前想:要想工作从容,就要多做重要不紧急的事情。选准重要的事情,向前想“一步”,再尝试着做“半步”,即便有偏差也没关系,因为有充分的条件来做修正,有充足的时间做补充。从容淡定的工作状态是“提前和主动”给予我们的回报。

    3.不守旧:很多时候,出问题往往源于轻敌,而轻敌又往往源于经验主义。错误的认为这件事情我做过、有经验,轻车熟路,照搬过来就行了,而事实恰恰相反。就像“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样,没有任何一种经验是可以全盘照搬到另一件事情中来的,哪怕是做同样的事情,因为形势、要求、角度等等都已经发生了变化,需要随时分析判断。我们可以借鉴原有经验中的一些要素,但不能照搬。

    4.鼓士气:如果把这些原理\原则按重要程度来排序的话,这一项的优先级要往前面排。随时调动起项目组成员的积极性,让大家看到目标,明确职能,还要增强信心。这就随时要考虑到合理性的问题,包括分工的合理性(是否人尽其才?)、工作量预估的合理性(对计划周期、效率乃至情绪都会造成影响)、资源配备的合理性(不能把人累吐血)等,在工作进行过程中,管理者还要给予方法和支持、做好后盾并勇于承担责任。

    5.做确认:即便是提前想好了工作内容和方法,还会在执行前遇到决策的难题。当举棋不定的时候,一定要与领导确认,得到明确的答复,然后放手执行。没有这个意识,工作成效就会存在诸多隐患,处理不好就会演砸,还会造成委屈、抱怨或消极。

    6.盯预算:挣钱不容易,花钱的事情很多人都能做。关键是钱有没有花在刀刃上?是不是控制了预算又把事情办得漂亮?因此,在关注项目进展的同时,应主动关注预算执行情况,还要在后续工作中根据情况随时作出合理性的调整。

    7.保安全:当一项大型活动的筹备工作都已准备就绪的时候,会发现最为重要的并不是已经做好的这些,而是安全!如果安全出了问题,那效果就是最糟的,成本就是最大的。因此,要殚精竭虑,通过各种措施确保安全无误。

 

    可见,一项工作(或一个项目)要顺利交付,需要考虑和落实到位的事情很多,务须谨慎行事,战战兢兢,这与项目的人数、规模、预算额度都无关,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样样都要决策到位,交付到位,效果才是好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IN语精粹21: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