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伟大的IWC自动机芯-85系列

(2009-08-12 16:47:54)
标签:

时尚

准时网

钟表

手表

分类: IWC万国

伟大的IWC自动机芯-85系列

 

作者:Michael Friedberg



 
http://www.watchstore.com.cn/UploadFile/2006219211913693.jpg

 

Gisbert BrunnerChristian Pfeiffer-Belli 在他们著名的腕表百科书Wristwatches Armbanduhren Montres-bracelets (Koenmann出版,1999年印刷)中,把IWC8531机芯称为“瑞士制造的最优质自动机芯之一”。著名的制表人 Donald de Carle 在他的著作 Complicated Watches and their Repair (R. Hale, Ltd. 出版,1999年再次印刷)中,把IWC独特的上链系统称为“简单而独特的结构,结构完美,打磨精细”。

 

就象我们现在都知道的一样,自动手表于1929年由Harwood首先推出。很多30年代早期的结构,例如RollsWig-WagWylerAutorist都有他们的技术缺陷。1931年,劳力士推出了他的“Oyster Perpetual”机芯,并于1932年获得专利,这枚机芯将摆陀的转动转换为单向的动力来源。从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其他厂家纷纷跟进。基础机芯的生产厂家,特别是Ebauches S.A.旗下的几家公司,例如ASA.Schild),ETAETA-Eterna都把重点放在了自动上链机构的研发上。Donald de Carle估计,在1944年至1955年之间,至少200项自动上链方面的专利产生了。

 

IWC1944年加入战团,那一年Albert Pellaton成为IWC的技术总监,并且立即开始研发自动机芯。他的第一项设计于1946年获得专利,但是从未生产。第一项设计采纳了1780年的一种建议,使用双摇柄上链。Pellaton的第二项设计于1950年获得专利,并因此而产生了81号机芯。81号机芯在19501951年间仅生产了1800枚。目前仍有谣言81号机芯的表仍可以在市面上找到。如果一个收藏者找到一个古董的IWC短秒自动手表,那么他很可能发现了一个宝贝。

 


 
http://www.watchstore.com.cn/UploadFile/2006219211913764.jpg

 

同样在1950年,IWC推出了中央秒针的自动机芯:85号机芯。这枚机芯采用的就是现在著名的Pellaton上链系统,从上图可以看到,两个红色转子围绕着一个形状奇特的凸轮,而两个黄色的摇臂可以拨动一个锯齿上链轮。这个系统有很多优点:它便于拆卸,也可以防震。同时,它的上链效率也很高,因为这个独创的设计可以把两颗防震用的红宝石作为轴承来增加转动能力。虽然这个系统是IWC独创的并且拥有专利,但是这个概念有前身的踪迹可循:Longines1945年用过一种独特的上链机构,Lanco也有一种双摇臂的重锤自动机芯。

 


 
http://www.watchstore.com.cn/UploadFile/2006219211913358.jpg

 

19501951年间,总共生产了840085号机芯。在1952年,IWC改进了设计,推出852机芯(见上图)。改进内容包括使用了宝玑式上绕游丝和单边弹簧的微调机构。机芯的厚度因此从5.45毫米增加到5.6毫米。852机芯大获成功,在此后6年中一共生产了49200枚。1953年,IWC还推出了单日历的版本8521,从19531958年间生产了13200枚。

1958年,IWC继续改进自动机芯,推出了853机芯,同系列单日历机芯85311959年面世。这次的改进比较少,相对都是技术方面的,首先是在摆梁上增加了微调砝码,其次是改进了发条盒。

 


 
http://www.watchstore.com.cn/UploadFile/2006219211913690.jpg

 

装载8538531机芯的IWC很成功,产量也不少。根据IWC的记录,853机芯(见上图)一直生产到1963年,而8531机芯一直生产到1964年,两个型号一共生产了140400枚。

 

1964年,IWC推出了85XX机芯的继任者:854和单日历的8541。这枚机芯比起前身来稍微小了一点。机芯直径减小了1毫米,更重要的是,机芯的厚度由原来的5.6毫米减小到4.85毫米(单日历版本的厚度由6.4毫米减小到5.9毫米)。由于机芯的尺寸减小,使用了更短的发条,条盒的牙齿位于发条盒中部而不是边缘。另外,一种独创的偏心螺丝微调开始使用。早期版本都是21石,后期开始达到25石。

 

1976年,IWC开始生产8541B,它采用了新型的Geriner宝石轴眼。因为IWC工厂的调试机器更新了,所以宝石轴眼和摆轴都相应地有了变化。8541B的生产一直延续了20多年。

 

在此期间,8541B还有过几次改进和变化,不过基板都没有变化。比如,某些8541B机芯有停秒功能。这在工厂记录内标为8541BS,不过基板上还是刻着8541B。被称为大工程师的1832款钢表只生产了978枚,它采用的是8541ES机芯,E代表某些部件经过了防磁处理,而S则代表停秒功能,同样的,它的基板上仍然刻着8541B

 


 
http://www.watchstore.com.cn/UploadFile/2006219211914202.jpg

 

85系列机芯的表面有多种处理。最常见的是镀镍(见上图)。后期的8541B有镀金的。最后一批8541B机芯用在1850型号的表里面,这是一种有掀盖式表背的款式。这个型号一直生产到1996年,使用的就是镀金的8541B机芯。差不多在同时,IWC的开发部门开始设计5000号机芯,并最终在2000年的Basel展会上出现。

 

5000号机芯采用的传统俄IWC自动机芯,使用在限量的葡萄牙2000型号内。可以说5000机芯并不是85系列机芯的直系延续,因为在5000机芯中,还采用了其他关键的IWC精髓,有来自89号机芯的,也有来自古董的怀表机芯的。不过,很明显,5000号机芯延续了传统,而且,当然它采用的也是Pellaton上链机构。

(翻译:Leonardyu)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