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编手记:写累了,就放一放

标签:
手记作家画家写作老村文化 |
分类: 老编手记 |
看了一天稿子,眼睛累了,休息,顺手翻出一本书,是俺几年前编辑出版的,《吾命如此》,作者老村。老村是俺的另一个写字的朋友,下面第三张照片是他早年画作。编辑这本书时,我建议他提供些照片,他说除了照片他还有几幅小画,我看了后对他说,你画得很有味道嘛,这本书用了,我把它放封面上。我让他坚持画下去。后来老村又出书,就成了插图版。他在他后来的一本书的后记里说,他走上绘画之路,是因俺的鼓励。俺实不敢当,他后来成为画家老村,那是他的天赋。俺今天所以突然扯到他,是因为俺今天一整天都因俺的一个写作的朋友说他的写作任务处在一种不想写又得写的状态,太痛苦了,要吐了,而淹在一种关于写作的状态里。其实,每一个人写作状态各有不同,快乐的,痛苦的,真的因人而异,因心情和心态而异。看看老村之关于写作,他怎么想?老村说:“老村自己有时候站在公路边,真想让车撞一下,这样可以获得一大笔赔款,有了钱便可以写作。但前提是只能撞断一两条腿,千万别伤别的部件……”这是老村的写作,以文字为生的老村的写作,这种写作,几多无奈,几多辛酸。老村如今已是画家,他的画现在已经能卖很多钱,我没有问过画家老村之对于写作有何感想,但我可以肯定地说,他绝对不会再臆想被撞断一两条腿来换回一笔钱,以让他衣食有着而无写作的后顾之忧了。而如果再提起他当年的这幅小画,我敢断言,他一定会笑得前仰后合。其实,我认为,老村当年那种状态,当是写作中之最囧态了,但他却能心怀一种极乐观的心态。所以,我说,相比靠文字为生者,任何写作,写到要吐的程度,就不妨放一放,待心情好了再写。那样,文字也会更有激情,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