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忆碎片·大学往事·一次难忘的旅行(4)

(2011-04-21 14:38:38)
标签:

大学往事

旅游

休闲

杂谈

分类: 记忆碎片

上世纪80年代,盛夏北京的晨,与今天有明显不同,就是不管天气多么炎热,早上四五点钟几乎都会有一场阵雨,阵雨过后,再闷热的空气也会清爽起来。出发那日的晨,是否下过雨,不记得了,但清爽的空气却记忆犹新,也许这记忆,和愉悦的心境有关?

我们北路,25名队员很快便集合起来,不记得有人迟到,大家动作很快,把要带的物品捆绑好,一声令下,就精神抖擞地跨上自行车,在队首禹天舒老师的引领下,一路向东,出发了。

因为时间早,开始时,路上的行人并不多,但凡见到我们的人,都投以好奇的目光。也难怪,如我等这般行头,二十几口子人,统一服装,列队骑行,打头还有一面红旗迎风招展,别说在当年,即便今天,路上呼啦啦一过,也会成为目光焦点。

我喜欢那种被成为焦点的感觉,我想当时所有的队员也如我一样,喜欢那种感觉,那感觉里,带着兴奋,更带着那个年代大学生独有的骄傲与自豪。

呵,写到这里,那情景就如电影一般,好像又出现在眼前。

渐渐地,太阳越爬越高,天热起来。

几十公里之后,出发伊始时的欢悦气氛被随之而来的体力不支所代替。队员们的话少了,队列也不再那么整齐,体力好的闷头往前骑,体力差的努力在后面跟着。我体力虽然很好,但在烈日之下,也渐渐变得气喘吁吁。

考虑到中午吃饭问题,几个负责同学做先头部队先行而去。那情景我至今仍有印象,那是一条两辆汽车可并行的路,路边有杨树,大概因为烈日当头,路上几乎没有人,车也不见一两辆,路的两边是田野,几个同学很快就超过所有的人,渐行渐远,在他们身后,柏油路面泛着亮亮的光,地上的热气晃晃悠悠地升腾起来,让他们的身影和远处的景物如海市蜃楼一般。

我看这一切时,似乎是在路边一处树阴下歇脚,好像有禹老师,印象中他在拍照,或者还有别的哪位同学。喝水,然后往后看,几个同学渐渐跟上来,我于是喊,快,预备,茄子!

日头更高了,很快就升到了我们的头顶,我的后脖梗先是发烧,渐渐地就滚烫起来,手一触,火辣辣的,生疼生疼。有这种感觉的部位还有所有暴露在外的皮肤,特别是大腿。由于统一着装,出发时我们都清一色穿着很短的短裤,这短裤有多短,用我今天80后小同事的话说,郝老师,您那时候可真时髦,还敢穿那么短的短裤!时髦是时髦了,但总结起来,却是那次活动第一天就被发现的最欠考虑之举,因为夏日,在毫无遮挡的马路上骑行,太阳实在是太毒了,皮肤用不了多久就会被灼伤。

第一站终于到了,是三河。好像是在三河汽车站前广场。所谓广场,其实就是一块相对开阔的三角地,北京方向的路从西边偏北处斜插入贯穿三河县城的唯一一条路,路两边是低矮的平房,间或铺面,车站候车室就在三叉口处。不记得是柏油路,因为尘土很大。似乎还有集市,人来人往,但好像个个一身土。

骑了一上午车的同学和老师陆续到达,集中在一起,车支起来,随便一坐,人就基本瘫了。活动计划中,每到一个目的地我们是要支火做饭的,因此我们带了锅碗瓢勺,甚至还有固体酒精。但那天好像歇了很久,买菜的同学才回来,然后点火做饭。大概是饿了,感觉火好小好慢啊,饭怎么做都不熟。做饭初始时还颇感自豪的固体酒精很快就招来了众人的声讨。可不是吗?固体酒精虽好,但它毕竟燃烧值低,怎能承担起25人饭量的重任!可那时这东西还是新鲜物,它有多大能耐大家还少有见识。

讲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在那个年代,这么稀罕的东西,你一帮毛头学生怎能得到?这话问得好,依我们一帮毛头学生,这东西市场上即使有卖,几毛钱一块我们也买不起用不起,但不要忘了,我们是化工学院的学生,这玩意儿是化工行业的产品,就算研发这玩意儿的厂家不是我们校友,我们的活动得到了团中央的支持,沿途还有媒体追踪,赞助我们,让我们试用,自然是最好的活广告。不过,这个广告创意似乎并不成功,毕竟,这东西用在今天单人火锅上还行,但用于解决25人的吃饭问题,确实力不从心,因此也自然不会有我们这些试用者给予的好评。

记忆碎片·大学往事·一次难忘的旅行(4)

第一站三河终于到了,一停下来,大家就基本瘫了。

看到我了吗? 按我今天80后小同事的话说,郝老师,你那时可真时髦,短裤好短哦!

(照片来自队友柳阳君的博客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